近日,总投资1.2亿元、占地11.36公顷,城区唯一纯自然湿地的城区运河生态公园开工建设,“年逾半百”的运河将迎来新生。作为运河综合治理的一个子项目,该公园的开建标志着宜昌运河治理拉开大幕。说起这件利民惠民的大好事,还缘于宜昌市政协的一件建议案。
宜昌运河修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51年历史。宜昌运河水利工程于1960年建成投入使用,工程包括一座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30.5公里运河和一座水电站,具有农田灌溉、防洪、城市供水、发电四大功能。2003年前,宜昌运河是宜昌市第一个自来水厂的主供水源,在东宜供水工程正式投运后,宜昌运河便成为备用生活水源。后因体制、功能等因素,疏于管理,年久失修,沿线经常出现管涌、落石、崩塌、沉陷等险情,再加上上游开挖磷矿、网箱养鱼,下游城乡接合部开办“农家乐”等原因,运河水质被严重污染,这些影响到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宜昌运河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而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宜昌运河的综合整治迫在眉睫。
早在2002年,市政协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调查组,经实地调查,形成《保护运河水源造福子孙万代》调研报告。2007年5月,在市政协四届二次常委会会议上,《关于严格保护、科学利用运河的建议案》正式通过,并转交市政府办理。
宜昌市政府收到建议案后,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市政协建议案,保护利用好运河造福宜昌人民。考虑到整治宜昌运河所需资金大、工程量大、牵涉面广,为此,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宜昌运河综合整治工作,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24个相关市直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明确经费渠道等。宜昌运河的综合整治工作随之紧锣密鼓地进行。
为切实推进宜昌运河综合整治工作,近三年来市政府一直积极谋划运河生态公园建设,先后组织市规划、建委、城投公司等部门、单位多次研讨、论证。2007年8月,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宜昌市运河公园景观规划》,并于2008年3月通过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组曾感言:“这是一项最为民生着想的利民惠民工程!”
据悉,运河公园分3个区建设,明年底全部完工。公园建设工程竣工后,将为城区市民和中外游客“捧出”一座具有生态风景、休闲游憩、湿地保护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滨水型公园。同时,运河发电、灌溉以及为城区供水的功能不会改变。
(宜昌市政协 刘桂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