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丹江口市政协联合六里坪镇政协活动小组在蒿口小学开展“传递书香·爱润童心”读书活动,十多名市政协委员化身“书香使者”,与孩子们一起共同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
市政协委员王家武积极报名参加,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帮助挑选完善“书单”,提前一天到新华书店购买一些颇受孩子们青睐的科普类、幻想类、漫画类书籍。作为一名企业家委员,他深感今天的成就都是读书学习的结果,阅读使他看到了山外的世界,书香伴随了他的成长。
市政协委员王成萍认为,虽然现在的孩子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倾向于通过电子设备阅读。但经典书籍的魅力是永恒的,无论哪个时代的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她选购了古典小说10套四大名著作为礼物。
上午九点,在教学楼前,近500本图书放在课桌上,宛如等待小主人认领的宝藏。委员们依次上前,热情洋溢地介绍自己带来的书籍。每一本书都仿佛是一颗闪耀的星辰,当孩子们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读本时,纷纷兴奋地举起小手,眼中满是渴望阅读的光芒。
武当山下的孩子爱听伍家沟故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陈建丹委员,拿起一本《伍家沟民间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承载着先辈智慧的民间瑰宝,化作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听到幽默之处,引得孩子们捧腹大笑;听到低沉哀伤之时,孩子们也安静下来,小脸满是凝重,沉浸在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思考里。
“以前看书只是看字,现在听陈叔叔讲《伍家沟民间故事》,比自己读更有意思。”“故事里的坏人都没有好下场!”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如同盏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的道路;又如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荐书环节结束后,委员们与孩子们齐心协力,将这批新书搬进图书室,并按照类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为这些书籍找到了 “新家”。图书室的窗户敞开着,清新的空气裹挟着花香飘然而入,大家轻声慢步,静静浏览书架上的新老书籍,各自挑选出一本心仪的读本。
市政协副主席严岭将一本《南水北调十年》缓缓铺展在孩子们面前。这本承载着大国工程记忆的书籍,恰似打开江河脉络的密钥。
“孩子们,这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千万建设者用双手编织的生命长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调一点水也是可以的”,毛主席当年短短数语,如同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为华夏大地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宏伟蓝图,点燃了中国人对水脉重构的千年梦想。
严岭的手指轻轻抚过书中的照片,将南水北调的故事娓娓道来。建设者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将汗水与热血浇筑进丹江口大坝的每一方混凝土;库区移民们挥泪告别故土,奔赴陌生的远方,为蓄水工程让出通途;守水护水志愿者们则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坚守在输水沿线,与星辰作伴,与风雨同行,只为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孩子们的眼神瞬间被书中壮阔的输水干线图点亮,他们用稚嫩的手指,轻轻描摹着泛黄照片上建设者们坚毅的脸庞。在共读的时光里,孩子们的思绪随着文字奔腾。当看到北方干涸的土地因南水北调工程重焕生机的画面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背后是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未来,守护这些珍贵的水资源,让南水北调工程持续造福人民的接力棒,就交到了你们手中。” 严岭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孩子们踊跃举手,表达自己的志向。有的孩子说长大后要当工程师,继续完善水利工程;有的立志成为生态学家,守护调水沿线的青山绿水;还有的想当老师,把南水北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些稚嫩的理想在书页间悄然生长,担当与责任的种子,随着共读的深入,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听着大家齐声朗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六年级学生杨佳妍、刘书语感到,眼前的这本《南水北调十年》,更像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记录了大国工程背后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中国力量。守护山河的责任,如同一江清水,浸润着她们幼小的心灵。
活动分为荐读、领读、共读三个环节。孩子们在书香里、在委员的陪伴中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
(丹江口市政协办公室 谢学林 易晓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