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至23日,省政协“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履职力量”委员培训班在江西干部学院举办,57位省政协委员参加培训。现转发学员王丹青的心得体会,供学习交流。
来到井冈山,我们用脚步丈量着这片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一段段峥嵘的岁月、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位位英雄的烈士、一条条生动的标语、一曲曲深情的民谣……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理论的培训、能力的提升,更是一场穿越历史的精神洗礼、一次叩问初心的思想淬炼。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信念”二字的千钧重量。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看着那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录,听着老师讲解数万无名烈士凭借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我们热泪盈眶。革命理想高于天,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支撑他们一次次重燃斗志、英勇奋战的就是信念的力量。湖北支点建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坚定信念,积极作为,敢啃硬骨头,敢蹚深水区,建真言、献良策。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创新”二字的实践闯劲。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诞生地,是中国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缔造地,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首创地,星星之火从这里燃遍全国,指引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三湾改编的组织创新、实事求是的土地革命等,都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闯新路的生动实践。湖北支点建设要狠抓科技创新,我们要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矢志创新,勇于担当,为湖北支点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民心”二字的力量源泉。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紧紧团结和依靠群众的历史。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是军民鱼水情的生动体现,是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无限信任。朱德的扁担、红军帮老乡耕地等故事,都是革命军队赢得民心、顺应民意、凝聚民力的历史印证。湖北支点建设要狠抓民生改善,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共同富裕,扩内需、增福祉,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井冈山专题培训班的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践行井冈山精神的新起点。我们将带着红土的滋养、理论的武装、初心的坚守,以坚定的信念担当作为,以创新的思维克难攻坚,以为民的情怀服务群众,为传承红色基因、聚力支点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湖北省政协委员、民建咸宁市委会主委、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