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述感悟

荒湖跃起鳜鱼肥

2015-04-29 10:11:06  
字体大小:【


鄂州市华容区政协陈庆跃  胡学炼、王巧玲


    阳春三月,当你走进湖北省鄂州市蒲团乡瓜圻村50亩鳜鱼养殖基地,只见池边柳树成荫,鱼池水面在春风吹动下,泛起阵阵涟漪。

 

    “喂,陈委员,我们来学一学你养鳜鱼的技术吧。”

 

    “好,好……”鱼池这边10多位村民边走边喊,鱼池的那边,一位满脸黝黑的中年男子沿着鱼池埂快步从这边走来,口里一声接一声地回应道。他就是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政协委员陈火林,像这样的“接待”每年不少于6、7次。

 

    陈火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80年代初,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就开始从事鱼虾养殖,每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一天晚上,他睡鱼棚里听收音机,里面的一则“致富经”把他给吸引住了:人工养殖鳜鱼,市场前景好,一斤卖到50元,投资回报率非常高。这年,他在乡、村的支持下,先后三次到武汉鲜鱼市场做调查,并翻阅了一些养殖鳜鱼的书籍。

 

    正值中年的陈火林有了创业冲动。他决定,改养鱼虾为养殖鳜鱼。事实上,瓜圻村水源充足,荒湖多,具备鳜鱼养殖条件。他把想法跟家人和盘托出,“我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你养了二十多年鱼虾,有些经验,每年赚个上万元可以了,养鳜鱼一没技术,二没资金,靠不住。”家人的担心不无道理,蒲团乡就有多个养殖鳜鱼失败的例子。但陈火林跟着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后还是铁了心要干。

 

    2007年初,挖鱼塘,盖棚屋,找鱼苗,置增氧机,陈火林信心满满。

 

    这年,他用紧靠瓜圻湖的池塘作为鳜鱼苗种繁育场,同时,在相邻一片荒湖实施鳜鱼养殖。市区水产技术员告诫他,“鳜鱼要吃小活鱼,死鱼不吃,饿了就互相残杀,且对水质要求很高,缺氧就死。”

 

    陈火林从外地引进小麦鲮鱼作为活饵料养殖。但给鳜鱼喂多大的饵料鱼,又是一门学问,“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增加了鳜鱼的捕食活动量,影响生长速度;太多,耗氧高,鳜鱼难受。”

 

    7月的一天,离鳜鱼上市仅3个月。天气闷热无比,耐氧能力差的鳜鱼,纷纷浮出水面。浮头就意味着死亡。当陈火林开始抽水、转塘时,一切为时已晚,整塘鳜鱼瞬间全军覆没,损失达几万元。

 

    “我很绝望。”但陈火林并不认输,他总结了失败教训:饵料投放比例要掌握好;鳜鱼病虫害预防要及时。

 

    陈火林的失败,引来了村民们的嘲讽。“你搞这行不行,完全是瞎子点灯白废蜡。”

 

    陈火林不想放弃,一边到外地拜师学技术,一边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还到武汉、鄂州等地书店购册有关书籍。乡、村带他请来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面对面进行指导。当年,繁殖鳜鱼苗100尾,创收20多万元。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陈火林找亲戚、朋友再凑了5万元,购置了自动测氧机。实际上,此时的陈火林,其鳜鱼养殖技术,已是十分成熟,“何时下饵料,每亩下多少,何时换水、消毒,这一切我了然于胸。”

 

    为了解决“活饵料鱼”供应问题,他将“麦鲮”养殖交给其他村民,然后以2.5元价格收购。2007年底,他投资100多万元建成标准的50亩鱼塘,收获了8000斤鳜鱼。当时,鳜鱼价30多元一斤,这年,他的毛收入近30万元,纯利润达15万元。两年后,繁殖斑、花鳜鱼苗100万尾,年产值100多万元;2011年增选10组斑鳜亲鱼,繁殖鱼苗200万尾,年获纯利润60多万元。

 

    陈火林致富了。赚钱的信息,总能触动村民的神经。

 

    2013年开始,那些曾嘲笑陈火林的人,纷纷找陈火林拜师,去年,陈火林发起成立了水产专业合作社,陈火林为理事长。截止到2014年4月,该社社员发展至15人,养殖面积达500余亩,户均年增收3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