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派团体

湖北致公党党员热议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30 10:23:31   来源:致公党湖北省委官网  
字体大小:【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后,致公党湖北省委各级组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畅谈体会感想。


致公党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市委主委徐旭东: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议题,系统谋划部署,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全会为“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核心思路,对国家未来五年发展意义重大。我将带领武汉市全体致公党党员深刻领会全会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充分发挥“侨海”特色优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特别是武汉在“十五五”规划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调研,针对规划落地中的关键环节强化民主监督,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助力规划目标在武汉扎实推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致公党湖北省委常委、黄石市委主委卢小菊: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新蓝图。致公党黄石市委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谋长远与干当下相统一,努力建设符合“四新”“三好”要求的参政党地方组织,为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党派参政履职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推进黄石加快建成重要增长极“六大行动”、服务全省支点建设“七大战略”高质量建言献策,始终与中共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书写新蓝图下参政履职新答卷。要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积极延伸参政议政职能,打造“致福”社会服务品牌,在助老助残、助学助困等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


致公党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会主委金德安: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定调,致公党襄阳市委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作为主委,我更清晰认识到履职方向与责任。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部署,是我们参政议政的核心遵循,必须紧扣襄阳发展实际,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把“侨海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既联动海外资源为襄阳发展牵线搭桥,也围绕规划落地中的堵点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言,助力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把思想建设融入日常,不断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强化纪律意识,确保党员思想与行动同中共中央保持一致;以明年市委会换届为契机优化队伍结构,重点选拔懂产业、善调研、能建言的优秀人才,建强班子、储备骨干,从根本上提升市委会的凝聚力与履职能力,为参政党职能落地筑牢基础。


致公党湖北省委常委、鄂州市委会主委黄尹丰:全会提出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让我深受触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鄂州市委会始终关注民生福祉,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参政履职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就业难题,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就业政策建议,让优质就业资源惠及更多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致力为公 侨海报国”初心,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贡献力量。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十堰工委主委林华: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锚定方向,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劲动力,深刻展现了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与历史主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觉与责任担当。十堰工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全会的鲜明主题、精神实质和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充分发挥侨海特色优势,汇聚侨心侨智侨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党员素质,以“比实绩、重实干、求实效”的三实作风,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潜江支部主委汪新莉: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 时期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也为民主党派履职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潜江支部主委,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自身建设上,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对标 “四新”“三好”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多样化学习提升成员“五种能力”,打造高素质队伍。在履职尽责方面,紧扣中共湖北省委“七大战略”和潜江市委“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目标,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关键领域深入调研,形成高质量建言。同时,发挥侨海特色,加强与海外侨胞、留学人员的联系,引智引资助力潜江发展。此外,以民生和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保护生态环境 爱我美丽潜江” 等社会服务活动,提升致公党影响力,为湖北支点建设和潜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省直属华中师范大学支部主委郑高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发展方向进行顶层设计与战略擘画,意义极其重大,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的关键一步,也为我们的履职实践提供了清晰聚焦的中心任务。华师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和战略意图,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围绕“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的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前瞻性调研,力争提出具有战略性、针对性的高质量建议,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责,为“十五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省直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支部主委李波:认真学习了全会公报后,我深受鼓舞。全会公报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教育和科研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力争双岗建功,把 “十五五” 规划对教育科技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省直属华中农业大学支部主委徐晓云: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中创造了新机遇新成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未来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形势将更加复杂,改革发展任务将更加艰巨。作为一名致公党党员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继承发扬“致力为公”优良传统,勇担“侨海报国”时代使命,主动担责尽责,积极建言资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智库作用;要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准确把握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食品学科特色优势,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省直属湖北大学支部主委蔡蕾: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释放了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国家治理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的重要信号。全会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这为高校国际交流和致公党发挥“侨海”优势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利用致公党广泛的海外联系,搭建更立体的国际合作网络,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外科研协同创新,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围绕侨务政策优化、海归人才发展、创新生态营造等领域,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作为高校教师,我将积极推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作为致公党党员,我将关注归国学者和留学生的需求,做好联络联谊等工作,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本职与党派工作的深度融合与价值提升。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省直属武汉纺织大学支部主委夏东升: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作为高校教授与党派基层组织主委,我愿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共振。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将以此为指引,聚焦学科前沿,结合我省支点建设,以人工智能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结合本支部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特色学科建设与科研攻关,为推动学校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致公党湖北省委委员、省直属武汉轻工大学支部主委陈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的六个“坚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特别注意到全会公报中“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述。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阵地,我们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在生物制造、大健康等方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致公党支部主委,我将团结带领党派成员,围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要求,发挥侨海优势,为优化创新生态建言献策。同时,作为省政协委员,我将聚焦“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合成生物、粮食安全、AI交叉融合等领域贡献专业智慧,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致公党长江大学支部主委赵文明: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学习了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让我深感高等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国家整体战略紧密相连,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双岗建功。要立足“教育”之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履职尽责,聚焦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医疗卫生、荆楚文化等领域,引导支部党员双岗建功。要彰显“侨海”特色,充分发挥致公党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构筑科技开放合作新高地,打造“侨海报国”新平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