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宜城市政协创新活动形式  发挥委员作用

2014-09-16 01:46:50  
字体大小:【

 

    宜城市政协为有效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委员的履职热情,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并在创新活动的内容和载体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大力开展“双岗建功”活动
    近年来,市政协一直要求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双岗建功”,即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创造新业绩,争当优秀业务工作者;立足政协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维护大局,争当优秀政协委员。为此,市政协先后召开了优秀委员代表座谈会和优秀企业家委员座谈会,不仅展示了委员们在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的风采,也引发和带动了更多的委员“双岗双优”。

    (一)在政协工作中发挥政协委员的带头作用
    政协委员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身份,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履行职责的义务。
    1、为宜城跨越式发展献良策。6月底,宜城市委召开五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坚持城镇化引领,推进跨越式发展,努力加快宜居宜业创新之城建设步伐的先进理念,为此,市政协拟于8、9月份在全体委员中开展“我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献一策活动”,将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录播政协关注、形成社情民意专报、宜城政协信息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鼓励广大委员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献良策。
    2、在民主监督中敢于说实话。今年,委员们全程参与政协开展的民主评议工作。在评议中,委员敢于说实话,不仅主动对被评单位提出客观合理的意见建议,还组织各联络处和活动组,按照一个委员联系10名群众的方法,先后发放调查问卷2500余份,两次向社会和群众征求被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共收集意见和建议1512条。委员带着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到被评单位要求逐条整改。被评单位积极响应,召开党委会,研究整改措施,对照意见进行整改,对能立即办的就立即整改到位;对短期难于解决的问题列入长期规划,限期办理;对一时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向社会、群众和委员做好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被评单位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行政效能,优化了宜城发展环境。

    (二)在本职工作中发挥政协委员的骨干作用
    本职岗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主阵地,立足岗位争先创优是作为一名优秀政协委员的先决条件。为此,市政协要求委员在本职岗位中勤于学习,扎实工作,注重创新,争做岗位能手,争当单位业务的骨干。
    1、在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上献力。根据市委安排,政协主席、副主席主动参与、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领导抓好联系乡镇、企业和重点工作:一是抓好联系乡镇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到驻点乡镇指导该镇抓好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和农村稳定工作。二是抓好联系企业工作。三是抓好全市的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重大项目和57项重点工作进展实施情况开展视察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推进了部分民生工程的落实。

    2、立足岗位争先创优。市政协要求全体委员要热爱工作岗位,献身工作岗位,争做岗位的带头人。如宜城市森林公安局朱荣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勤勉努力,发挥所长,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全国、全省公安类军用手枪射击比赛,取得骄人成绩。三年内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省妇联授予 “三八”红旗手和“十行百佳”女能手的荣誉称号,被湖北省大洪山林区六县市(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评为“护林防火先进工作者”。
    3、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市政协积极号召企业家委员,为宜城经济跨越发展做贡献。一是尽力办好企业。如湖北银轮公司副总经理汤发扬,始终立足企业发展,把发展作为公司第一要务,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在企业中推行5S管理,推进管理创新,组建自主二级研发团队,提升企业管理层次,引领宜城汽车产业发展。二是参与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广泛了解招商引资信息,倾力服务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市政协正在引进一家投资1.2亿元的工业企业,目前企业已完成了选址、规划阶段。同时,以企业家委员为主体,成立企业家联谊会,引导企业组团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推动宜城跨越发展。

    二、大力开展“三万”活动
    市政协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1、访民情。活动初期,在刘猴镇洪岗村,逐组逐户开展走访群众、宣传政策、慰问困难户等活动,走访农户442家,慰问看望10多家困难户,联系人民医院免费为村干部体检,深受村干部和群众的欢迎。2、参加义务劳动。去年底至今年初,市政协机关干部和部分委员,先后2次深入到刘猴镇洪岗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挖当家堰,疏浚沟渠。确保该村每个组都有一口当家堰塘,确保沟渠通畅,切实解决村民用水难题。3、组织援建。市政协协调农发办为洪岗村争取了一个硬化沟渠项目,解决水利建设资金6万元,整修沟渠400多米;并筹措资金3万元,支持联系村组挖塘活动,共整修了8口堰塘。

    三、大力开展“四进”活动
    “四进”活动,就是为机关、企业和社区“送政策、送资金、送信息”,组织政协委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1、进农村。今年以来,相继联合市政协常委和相关部门在各镇(办、区)组织开展“关注农业、走进农村、服务农民”为主题的送科技、送法律知识、送医送药“三下乡”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10多场(次),为农民义诊1000余人次,赠送图书2000余册,培训村民700余人次。

    2、进社区。今年上半年,委员们积极开展服务社区活动。一是配合市医疗卫生机构在七里花园社区开展了送医送药送健康大型义诊活动。此次义诊活动,2000多名群众接受义诊,免费发放药品3000多元,深受广大市民和群众的好评。二是配合市法院、检察院,送政策、送法律到鲤鱼湖社区,发放宣传光碟500余套、宣传资料1400余份。
    3、进企业。今年,为了搭建政企服务、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直接、更优质的服务,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及税务、工商、行政服务中心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各大企业,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把法律法规、服务企业审批流程等相关资讯送到企业中去,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真正当好服务企业的策划者、组织者、服务者和宣传者。例如,4月份,深入宜城亿洋页岩砖厂,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后,有针对性给予企业管理、资金投放、行政审批、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的讲解和帮助,为企业传递市场信息40余条,赠送宣传资料400余份。

    4、进机关。今年上半年,政协委员们深入到市教体局调研素质教育工作。针对宜城素质教育出现的困惑,提出了小学侧重行为习惯养成,初中侧重个性品格养成,高中侧重能力技能养成,注重学生智商情商培养、注重公民意识培养、注重适应社会能力培养的建议。同时建议侧重体艺美教师引进,搭建关爱平台,对全市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异常学生、残疾生重新摸底,对每名学生实施了新的建档、建卡、建制。

    四、大力开展“五个一”活动
    “五个一”活动,要求每名委员每年至少提交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次调研视察,在政协会议或活动中提一条意见建议,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目前,宜城政协已建立了委员履职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委员“五个一”情况,保证了“五个一”活动的规范开展。
    1、提交一件提案。五年来,委员们共提交意见建议1063件,立案737件,并案111件,实际立案626件。提案办复率为100%,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市政协要求委员在平常的活动中,注重与群众沟通,积极收集社情民意。据统计,仅去年,市政协研究室共收到信息宣传稿件262篇,被上级采用138篇,本级采用12篇。
    3、参加一次调研视察。委员们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如,经济委带领部分委员就我市工业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调研,科学分析了部分工业项目“签约慢、开工慢、见效慢”的成因及对策;社会法制委员会带领部分委员调研城镇化建设,并形成了《宜城市城市规划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谈论稿,已上报给宜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4、在政协会议或活动中提一条意见建议。在政协组织的各项会议和活动中政协委员们积极参加,如,在今年的民主评议测评会上,委员许洪涛现场指出行政中心部分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委员朱荣提出行政服务中心办证环节太多,工作流程复杂等问题,要求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现场承诺解答。会上,市委书记胡军同志高度赞扬了委员们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追踪落实的勇气。
    5、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实事。委员们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农民群众办成了许多实事和好事。他们有的资助失学儿童;有的捐款成立慈善基金,救助贫困家庭;有的在农村兴办企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还有的组成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全力支农、助农、扶农。

                                               (宜城市政协  陈建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