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走进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村容村貌让人耳目一新。崭新的居民楼在蓝天碧野的映衬下一字排开,一条条水泥路整洁平坦。
“修路、通自来水,建垃圾池,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事,都多亏了镇政协工作队的现场指导和倾情帮扶!”。说这话的溢水镇东川村农民陈善中,刚刚搬进120平方米三层楼房。到11月中旬,该镇东川村已有200户告别泥土房,住上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楼房。
包括溢水镇东川村“迁村腾地” 和“旧村改造”在内的集镇周边环境整治,是镇政府采纳县政协委员、镇政协工作委员会主任余志刚的建议而实施的。
今年以来,溢水镇委镇政府把 “迁村腾地”和“旧村改造”安居工程,作为“城镇带”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作委员会主任余志刚为指挥长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按照“整体出彩、全线飘红”的要求,抓住“城镇带”核心示范区建设的难得机遇,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征地、统一拆迁、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的原则,确保“迁村腾地”提档升级,“旧村改造”重点突破。
在“百日攻坚”会战中,该镇政协通过实施“旧村改造、村庄集并、扶贫搬迁”三大工程,给东川片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让农户改得起、住得上、住得好,该镇出台一系列优惠辅助政策:农户主体房屋:土木结构按105元/㎡、砖木结构按125元/㎡、水泥晒场、猪圈、厕所、临时搭建的厨房、杂房及围墙等按20元/㎡进行补偿;凡是在2012年8月31日前搬进新居的,政府每户奖励6000元,在2012年10月31日前搬进新居的,政府每户奖励5000元;搬迁补助费500元/户;过渡期生活补助500元/户等。同时,工程建设指挥部因地制宜探索出迁村腾地、旧村改造与“城镇带”建设双推进、分类指导等切实可行的改造模式,提高了“迁村腾地”和“旧村改造”的速度和水平。
全镇在“迁村腾地”和“旧村改造” 建设等方面严把规划、质量、审批关。不论采用自建、造福工程等何种建设方式,都严格按镇里统一规划要求进行;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建设,县政协委员跟综监督。为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新农村富有变化,他们采取三至六层不同的楼高,对沿街立面进行统一模式建设,建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住宅小区,提高了“城镇带”核心示范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目前,全镇已完成华家湾片区“迁村腾地”和“旧村改造”200户搬迁任务,腾出土地800亩。预计全年可完成500户,腾出土地达2000亩。
(竹山县政协 陈昌荣 余志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