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竹溪县政协建言守住生态家底

2014-09-16 01:52:50  
字体大小:【

 

    “竹溪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阻止西北风沙进入中东部的天然屏障,保护自然生态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日前,在竹溪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县政协委员谢从明在大会发言中吁请,“好生态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力保天蓝、地绿、水净,把绿色美丽竹溪留给后人、献给人类,就是最大的政绩。当前,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好生态、守住生态‘家底’,使之成为子孙后代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后,竹溪县政协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协商议政重点课题,由主席挂帅组成专题调研组,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15个乡镇、45个村、300余农户,召开各类座谈会9次,通过全会发言、调研报告等方式,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五点建议意见。一是强化“崇绿”理念。呼吁全县上下树立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观念,坚持“打造中国绿谷、建设生态经济大县”工作方略不动摇,把培植生态、守住绿色提升到提振竹溪形象、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的高度来统筹推进,让竹溪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生态建设的“旗舰”;二是打响“植绿”硬仗。建议采取“城乡互动、全民参与、群众主体”的方法,抓好“身边增绿、城镇带沿线植绿、荒山造绿、林地见缝插绿、庭院添绿、沿途裸岩栽植爬山虎披绿”工作,在全县深入开展争创“绿色乡镇”、“绿色家园”、“绿色机关”、“绿色庭院”活动,真正让竹溪四季常青,常年有花;三是做好“增绿”文章。支招把造林绿化与发展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建设生态景观与培植生态旅游亮点相结合,大力优化林种结构,凸显竹溪植被特色,植一山树,造一处景,建一条旅游线路;四是抓好“护绿”工作。坚持建管并重,造育并举,严格奖惩,落实责任,精细管理,长效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栽植一颗、成活一棵,种植一片、绿化一片;五是完善“常绿”机制。完善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机制,鼓励民营企业、造林大户和干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返租承包、转让租赁等形式参与造林绿化,明晰权属,确保林木栽得上、能成活、保得住。


(竹溪县政协  李章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