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城市从积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入手,致力于把委员推向前台,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服务管理,以积极推进委员科学化管理。
在完善机制上,宜城市政协始终把完善政协工作机制作为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强力推进。一是加强基础建设。随着镇(办)政协联络处的成立,加强基层建设迫在眉睫,为此,宜城政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政协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政协联络处和委员活动组建设得到加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二是强化委员管理。去年5月份,中共宜城市委转发了《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委员履职考核机制、进退机制和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委员管理。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出台了《关于政协委员履职的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细化了委员履职考核的内容、办法、程序和奖惩措施。完善了联络处、活动组、专委会、科室的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年初量化任务,年底量化考核,一年一表彰,政协工作更加务实。
在委员服务方面,宜城市着重创新服务委员的平台与方式。一是搭建三个平台,营造委员履职环境。搭建知情平台,让委员把握履职重点。去年宜城市先后三次邀请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委员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让委员全面熟知“上情”,充分了解“内情”,做到知情参政。搭建信息平台,畅通委员履职渠道。通过举办专题约谈活动、创办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和聘请信息员等形式,搭建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舞台。一年来,共向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00余条,被各级政协采用98条。搭建参政平台,拓展委员履职空间。在政协开展的各项活动中,都尽可能多地让委员参与进来,给委员提供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二是加强阵地建设,着力打造委员之家。市政协印发了《关于建设“政协委员之家”实施方案》,各政协联络处、委员活动组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设施、有组织、有制度、有公示栏、有履职记录的“七有”标准加强委员之家建设,取得明显效果。三是发挥纽带作用,凝集各界力量。2012年市政协专门编辑出版了《宜城政协》,建立了委员档案,系统宣传和介绍了政协委员情况。组织开展联组活动,有效地凝集了各界力量,发挥了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宜城市政协 陈建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