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远安县政协荷花镇联络组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政协委员议政建言、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开展民主监督等,努力探索和实践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开展民主协商的重要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协商民主
“1985年,荷花镇就成立了政协委员联络组,2005年因乡镇机构改革撤销。2007年,在县里高度重视下,恢复设立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围绕基层党政中心工作组织委员开展活动,将政协活动有效延伸到基层乡镇。”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荷花镇联络组组长陈芳介绍。
从撤销到恢复,不仅仅只是一个机构的有无,而是远安县为实现基层协商民主广泛、制度化发展有效路径作出的具体实践和探索。为此,荷花镇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三有”、“四落实”、“五开展”、“六服务”四项举措,大力推进政协联络组工作。
“三有”:有健全组织机构,在镇政协联络组根据委员界别下设三个活动组;有规范制度职责,按照协商民主工作相关要求,探索建立政协联络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活动组的具体职责;有年度工作计划,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每年初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对照抓好落实。“四落实”:落实经费、场地、人员和责任。“五开展”:开展好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评议、民情搜集和宣传教育五项活动。“六服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事业、服务科学决策、服务政协委员、服务提案办理、服务调研视察。
荷花镇通过创新开展的“3456工作法”的生动实践,使政协联络组工作有空间、有作为、有成效,促进了基层党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达社情民意
穿过三国时期关公回马被擒的十里幽峡回马坡,眼前豁然开朗,一路紫薇花开,白墙灰瓦、飞檐楼阁、奇石嶙峋,房前一盏盏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怒放的紫薇在灯下摇曳生姿。连片的居民点房前,三五成群的居民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着家常,尽情地享受着乡村夜晚的闲适。仿佛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这里就是远安县荷花镇广坪村。整洁、宽敞的社区广场上,政协联络组组长陈芳正与几名群众热烈交谈着。
“陈组长可是我们的知心朋友,现在我们有什么事,都来找她反映”。周边的群众纷纷讲起陈芳和社区的故事。
新农村建设中,广坪村的路灯迟迟没有安装,群众意见很大,了解到群众的诉求后,陈芳立马向镇主要领导反映情况,镇领导当场拍板,迅速解决问题;一些群众没有及时领到政府对建房用瓦的补贴,找到陈芳想办法,她二话不说,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半个月后,群众如数拿到了补贴;社区原有一条土路,下雨天不少小学生经常摔得一身泥。陈芳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土路最后变成了水泥路……
一盏灯点亮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条路缩短了党群干群距离。“老百姓其实很淳朴,作为基层群众的‘代言人’,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和群众交朋友,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架起党群干群沟通的连心桥。”陈芳质朴地说。
远安县政协荷花镇联络组共有8名委员,他们中既有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教师,又有经常与他们打交道的卫生院医生,也有在县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威望的企业负责人,他们来源于基层又深入基层“接地气”,活跃于全镇的村、社区、企业,发挥了社情民意“直通车”的作用,实践着“代言人”的角色,让基层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帮助排忧解难
荷花社区位于荷花镇中心地带,涉及征地拆迁群众有100多户,为保障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协联络组成员积极协助党政干部,不分白天黑夜,进村入户上门为群众讲发展、讲大局,解释相关政策、法规,和群众拉家常、算细账,彻底消除群众的疑惑、担心。
“你们也真是太不容易,现在我终于想通了,欢迎你们以后到我家新居来做客。”历经多次上门做工作后听到拆迁户徐泽军的心声,荷花社区党支部书记严琼也是感慨不已。
“群众工作需要真心和耐心,只要真正用心和群众沟通交流,就没有做不好的群众工作。政协委员上门几十次做群众工作是常有的事,群众从抵触、不理解到最后的支持、配合,靠的就是政协委员的真情打通了群众的心坎。”严琼的话语简单却蕴含哲理。
荷花镇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省经济百强乡镇24强、全省旅游名镇、全省特色乡镇、宜昌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镇,工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但一部分拆迁户心中疑虑多,不愿搬、不肯迁、不支持、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群众工作中,政协联络组组织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根据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实践着“调解员”、“宣传员”、“回复员”、“监督员”等角色,宣传了政策,理顺了群众的情绪,为化解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的拆迁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镇工业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过境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20余个项目的征地拆迁,涉及100多户数百群众,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实现了群众“零”上访,演绎了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协奏曲”。
热心文化传承
嫘祖是中华民族之母,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正妃,她开创育桑养蚕,抽丝织巾,肇造衣饰文明,著称“蚕丝鼻祖”。荷花镇作为嫘祖故里,如何“以嫘祖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母亲文化内涵,开发嫘祖文化旅游,发展传承嫘祖文化”,一直牵动着荷花镇政协联络组每个政协委员的心。
近年来,他们通过采取组织调研视察、撰写政协提案、提交大会发言等方式,先后提交《嫘祖精神与远安文化》、《关于挖掘开发嫘祖文化的建议》、《关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垭镇传统的建议》等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制定《嫘祖文化村建设方案》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助推“三大举措”打响扮靓嫘祖名片。一是办好嫘祖庙会节,坚持每一年高规格、上档次举办嫘祖庙会节,用足用好嫘祖文化的宝贵资源和无形资产,重点挖掘了一批远安县特有的沮水呜音、皮影戏、花鼓戏等体现嫘祖精神的特色民间文化、草根文化和民间艺人,展示嫘祖文化独特魅力。二是建好嫘祖文化村,牢牢确立嫘祖文化在远安文化的主体地位,投资兴建150栋嫘祖仿古新居,对嫘祖雕像、嫘祖牌坊、嫘祖石板街进行了修葺改造,集纪念、文化、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嫘祖文化村正在加紧建设中。三是打好旅游宣传牌,抓住全域景区化发展、节假日旅游黄金周机遇,积极开拓旅游市场,让游客走进来,把文化带出去。
目前,该镇的嫘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初具雏形,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助推科学发展
当前,荷花镇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如何破解拆迁安置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医疗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镇党委将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和科学决策作为破题着力点。
“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履行职能的优势,着力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长效机制,通过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探索创新,使基层‘协商民主’由‘虚’做‘实’,并使之成为全镇科学发展的‘助推器’。”陈芳思路清晰。
在联络组的组织下,政协委员参与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参与到调研视察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参与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扩大招商引资,助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联络组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形成了《关于镇中心学校学生食堂卫生安全的视察报告》、《关于集镇垃圾清运处理的视察报告》、《关于改善农村留守人员现状的调查报告》等视察调研报告,积极向县、镇的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有关部门及时采纳建议,镇中心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得以进一步加强,每个村(社区)设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场所,集镇垃圾清运处理得以规范……
针对荷花镇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失地农民进城成为市民,联络组广泛动员政协委员开展缩小失地农民与市民之间存在的“受教育程度差别,收入水平差别,综合素质差别,社会保障均等化服务差别”的“四大差别问题”帮扶活动。搭建成人教育平台,强化市民培训;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技能;加强城乡一体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等一条条凝结着政协委员真知灼见的建议提了出来……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镇党委根据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加大公共设施的投入。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了集镇公厕,修建了3000平方米的嫘祖文化广场,新修了安置小区和安置小区道路及排污管道,兴建了安置点供水设施等民心工程……
一条条反映群众诉求的社情民意信息得以吸纳,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情得以解决,一个个项目的征地拆迁顺利推进……。荷花镇通过政协联络组开展民主协商的实践与创新,在赢得了群众欢迎的同时,也使我们对在基层广泛开展民主协商的未来充满期待。
(远安县政协 郝明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