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召开十三届十次常委会会议。会议由区政协副主席张青植主持,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幸平,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朱向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许启彤,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重点围绕“武昌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开展专题协商。区政协副主席、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赵嵘作主题发言,阐释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界定、分类、建设标准和意义,分析了武昌在申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方面具备的优势和机遇及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从加快提升物理空间集聚效应、强化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效应、提升市场化水平、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积极作为,突破瓶颈,把武昌建设成中部的文化精品创作中心、文化创意培育中心、文化人才聚散教育中心、文化要素配置中心、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和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市地空中心主任工程师亢德芝,腾讯大楚网总裁朱留峰,区政协委员、粮道街中学政教处主任柳康,水果湖街办事处主任陈彤,区文旅公司总经理、粮道街办事处主任付文芳,分别从武昌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支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外地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经验与启示、东湖西岸文化产业发展思考、昙华林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互动发言。
会上,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幸平对本次政协专题协商活动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选题紧扣武昌战略发展重点,调研有深度有广度,创建优势及困难分析透彻,对策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对加强武昌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武昌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把握好创建的意义、优势和特色,明晰文化产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定位,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武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武昌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是以设计产业为重点打造武昌文化产业特色。依托设计产业,发挥武昌优势,推进以中南路片区和杨园片区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三是以市场为核心坚定走市场化之路。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引导企业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会上,区政协主席魏建中对武昌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紧迫感;二是科学引领,发挥政府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三是突破瓶颈,确保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有序推进。
会议还听取了区政协关于设立委员工作委员会的说明,审议通过了《政协武昌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委员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及有关人事任免的决定。
区委办、区政府办、相关职能部门及各街道负责人应邀参会。
(武汉市武昌区政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