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审批事项由235项减至119项,减少近一半。其中17项下放到镇村。”7月25日,在枝江市政协五届十四次常委会会议上,市委常委、副市长童卫宁通报的这一情况,让委员们倍感欣慰。因为这当中,有他们倾注的心血和智慧。
近年来,枝江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审批程序过多、审批事项清理清减不到位、群众办证一次性告知不够等突出问题。为此,蔡先林等4名委员经过深入调研,在今年市政协全会上联名提交了《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提案,建议将能精减的审批事项减彻底、减干净,将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应放尽放,彻底解决群众办事“跑不完的路、盖不完的章”问题。市政协将其列为重点提案,先后通过界别委员视察、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协商督办,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清理精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方式、规范审批行为等20多条建议。
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政协建议高度重视,组织专班对市级审批事项再次进行清理审核,对办事流程、收费依据、审批时限等逐项梳理整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变政协职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将原有36个审批部门减至32个、235个审批事项减至119项,将其中的17项集中“下沉”,由镇村直接办理或委托办理,市级仅保留了102项。积极创新审批方式,在全国率先开展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市场主体登记,实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办时由原来的30天缩短到3天。同时,该市及时列出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印发群众办事指南,建立行政审批事项跟踪问责机制,启动实施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改到位、管得住、见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枝江市政协 贺必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