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武汉市江夏区卫生计生委获悉,在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实施“银行转账到病人账户”的新农合门诊统筹第三方支付后,2014年上半年,江夏区门诊统筹报销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35万余元,降幅达40%。江夏区政协的建言,使“新农合”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甜头。
近年来,就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参合农民覆盖率逐年扩大的同时,坊间对“新农合”管理体制、筹资机制、队伍建设以及用药目录等方面改革的呼声也愈发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夏区政协积极把脉问诊 “新农合”工作,组织文卫体组委员走访了辖区部分乡、镇、街卫生医疗机构,并与村医、村民沟通交流,力图从最基层的环节探究“新农合”发展路径中遇到的困惑。 针对村卫生室收入降低、村医队伍不稳定、城乡医保待遇差距较大、筹资方式有待改善、过度就诊现象增加等问题,撰写了《江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思考》、《对全区医疗市场的调研与建议》等多份调研报告,建议进一步探索新农合长效管理体制,争取地方立法,推进新农合基金市级统筹步伐。实行集约化管理,成立统一的医疗保障机构。进一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改善新农合工作人员素质、待遇,稳定人员队伍。进一步探索新农合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新农合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江夏区委、区政府积极采纳政协建议,加大了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村卫生室药品进销存制度,收回村卫生室采购入库单的入库权限,统一纳入计算机入库管理,并由街道合管办负责录入,街道合管办有权对辖区定点村卫生室的药品、卫生材料进销存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药品、卫生材料优质价廉,并为每个村卫生室建立一本药品进销存台账。
2014年,江夏区还引进了新农合门诊统筹第三方支付,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由村医开具电子处方,新农合管理系统直接计算出医疗费用金额和新农合报销金额,村医填写门诊统筹报销登记表,全额收取患者医疗费用,并告知患者新农合报销金额。区合管办负责复审,复核无误后由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将报销款拨付到病人账户,村卫生室不再垫付报销款,切断村卫生室与基金的直接接触,确保基金封闭运行。
下阶段,江夏区还将完善新农合公示和举报制度,合管办定期或不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检查和暗访,接受参合农民和社会各界的举报。
(武汉市江夏区政协 涂亚娟 全民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