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秭归县政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调研

2015-07-22 15:53:20  
字体大小:【


    7月21日,秭归县政协法制委办公室主任余先达、三胞联谊办主任一行4人赴屈原镇开展青滩锣鼓“32”张牌打击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和传承调研工作。具有峡江地域文化特征的“32”张牌打击乐在屈原新镇再次响起。

 

    当日上午,一行人员与屈原镇政协联络组组长杜海波同志就如何抢救青滩锣鼓“32”张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座谈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兴民等7名民间艺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亲切交谈。随后并邀请民间艺人现场演奏,一阵又一阵的青滩锣鼓“32”张牌打击乐曲在峡江婉转动人,回味无穷。调研组一致认为,该镇联络组通过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的所需、所盼,充分发挥了政协信息员在基层一线调研、在一线建言的重大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0岁的民间传承人胡兴民介绍说:“青滩锣鼓‘32’张牌主要适用于生儿育女送竹米、乔迁之喜堂屋升匾、娶亲嫁女之类庆贺的喜事。历史上流传于青滩南北两岸。其主要特点,一是严格按照戳牌中的点数,来规定锣的锤数;二是钵在击打方式和发音上与全国其他各地不同,最具有青滩的特色;三是32张牌属民间老师口碑相传,艺人年岁已高,文化濒危灭绝。为了抢救本土地域文化并通过政协社情民意工作平台上传了《关于抢救“青滩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协、县文化旅游局等相关局的大力支持。”文化保护和传承指日可待。

 

    据悉,当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并深入长江村“秭归县晴晴果园生态家庭农场”实地开展调研。

 

    (秭归县屈原镇政协联络组  鲁承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