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委员视察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

2015-10-27 09:33:29  
字体大小:【


    9月22日,武汉市江岸区政协组织委员就我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视察。区政协副主席李功明参加了视察活动。

 

    委员们先后来到兰陵路口原顺丰茶栈了解房屋腾退及万里茶道申遗筹备情况,到胜利街中共中央旧址咨询纪念馆筹建施工进展情况,沿胜利街209—213号观看改造效果及业态提升状况,走进同兴里感受里分生活气息和保护现状。

 

    区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视察并向委员们详细通报了风貌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情况。委员们围绕课题积极建言,提出了要借鉴天津等地区经验,把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改造提升至市级甚至是省级层面大手笔进行,区级层面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人力等各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要明确定位商业形态,丰富旅游景点,由点到线,串联起来,形成商业规模,提升商业价值;要注重修缮的专业性、科学性,应聘请汉学家、古建筑专家、历史学家共同制定方案,仅简单交付某所建筑设计院进行实施,显然不能满足“整旧如旧”的要求;历史建筑的修复比新建还要困难,一旦失误就不可恢复,需要精工细活,保证质量,不能盲目抢工期,赶时间;招商引资时,既要考虑业态的匹配,也要考察经营者的责任心;要强化日常管理,发动群众,形成有效的巡查——发现——反映——处理问题机制等多条意见建议。

 

    李功明副主席对江岸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在人财物有限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指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是我区实施“老汉口,新江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市民的期望,蕴含着城市的记忆,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一定要做好整体谋划,科学实施,一次到位,避免重复投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财政资源的浪费;要走市场化保护和利用之路,仅靠财政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可持续,要大胆引进民间资本,实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双赢,而不能重复政府投巨资修缮,收取可怜租金的模式;要转变观念,居民生活气息是风貌街区的组成部分,是风貌街区的软环境,必须巧妙处理保护利用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减小工作阻力。

 

    (武汉市江岸区政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