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零工超市”托起大民生

2025-05-01 16:06:5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陈新才 陈红梅  
字体大小:【

十堰市郧阳区城北社区,肖志兰将孩子送进校门后,转身走进百米外的豪迪汽车零部件公司“零工超市”。机器“哒哒哒”的运转声中,她熟练地拿起刚缝制好的汽车坐垫,仔细检查针脚,麻利地盖上合格印章。“在这里干了两年,既不耽误接送孩子,每月还能挣6000多块!”说起这份工作,肖志兰眼角透着幸福。


这份家门口的幸福,源于一场“双向奔赴”的民生探索。2022年初,区政协在青龙泉社区开展“一线协商”活动时发现,作为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留守老人、妇女渴望就业,而周边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因后道工序用工短缺发愁。新到郧阳投资袜厂的政协委员高振兴在“一线协商”会上率先提议:“能不能把企业的翻袜、包装等环节搬到社区?”这一想法瞬间点燃了大家的讨论热情。


为验证可行性,区政协迅速组建调研组,一个月内跑遍20个社区、走访30多家企业。最终,《关于建设“零工超市”促进群众灵活就业的建议》出炉,创新提出“社区提供场地、企业分解工序、居民灵活就业”的模式,青龙泉社区成为首个试点。


推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担心产品质量,居民顾虑收入保障。区政协主动当起“中间人”:牵线社区棉伙棉伴袜厂与社区签订质量协议,确保生产标准;组织下沉委员开展“师徒结对”,让老年人跟着年轻人学技术;推出“日结+月结”灵活结算方式,年龄不限、随到随干。67岁的郝良秀和老伴每天在“零工超市”翻袜子,100元的日收入不仅解决了医药费,还能用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老两口逢人就夸:“以前靠子女,现在自己也能挣钱!”


随着试点成功,区政协又围绕“零工超市”推广扩面开展协商。在城关镇兴郧社区、城北社区,李俊、胡传军、刘瑞琴等委员的建议下,将闲置的农贸市场改造成涵盖萌宝玩具厂、博雅电子厂、足衣针织厂在内的“零工超市”集群,共吸纳就业群众200余人,在城关镇像这样的超市共有5个。在南化塘镇玉皇山村,政协委员吴琳与村书记会商,将扶贫车间变成了袜业作坊,可同时满足70人就业,其中脱贫户25户;在胡家营镇,委员活动组对接交通部门组织的一场“车间微协商”解决了艾贝德公司用工通勤难题,也让母婴用品加工超市增加到3个。目前,全区已建成119个“零工超市”,带动就业1.2万余人,相关产业年产值增加3.2亿元。


为了让“零工经济”更有温度,区政协联合人社部门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22场次,《关于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吸引20余名农民工返乡创建手工作坊32家,推动“郧阳就业”智慧平台上线。在最近召开的协商成果“回头看”座谈会上,区政协主席党永生表示:“下一步要重点推动零工保险全覆盖,让灵活就业者安全更安心!”


夕阳西下,肖志兰收拾好工具准备接孩子放学。“零工超市”门口处,“只要肯动手,生活就富有”的标语在余晖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