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恩施州政协:从扶贫车间到亿元产值的奋斗路

2025-11-26 09:09:22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郜东东 毛丽萍  
字体大小:【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曾是湖北省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2020年,全州8个县(市)、72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在这场伟大战役中,恩施州政协各级组织与广大委员以组织优势聚合力,实干担当破难题,将履职足迹深深镌刻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


脱贫致富产业先行。州政协委员李文猛放下晋江年产值6000万元的企业,回到宣恩县沙道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办服装工厂。从最初的小型“扶贫车间”起步,如今已建成3.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拥有18条智能生产线,带动500名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2024年产值突破2.1亿元。


“每月4000多元工资准时发,既能陪孩子又能照顾老人。”在李文猛服装工厂务工的村民龙桂艳,道出了返乡务工群众的幸福心声。


据悉,如李文猛一样的“归鸟”委员不胜枚举,他们以创业之力、归乡之心为乡村注入滚烫的力量。巴东县政协委员谭显猛以“一猪一梨”种养一体化产业模式带动整村脱贫;州政协委员李进创立一正药业,主动对接当地药农,以务实举措破解药农“种不好、卖不出、收益低”的难题……据悉,今年以来,恩施州新增返乡创业人员7390人,带动就业1.7万余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美好新生活的起点。全州各级政协组织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续写履职为民的新篇章。


宣恩县庆阳坝村作为“恩施玉露”发祥地之一,虽有悠久种茶史,却受困于名优茶市场饱和等现实问题,茶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州政协机关驻点该村后,以“三茶”统筹发展为引领,靶向发力破解难题。


驻村工作队与当地茶企联合深入调研,瞄准抹茶产业新赛道。借农业产业强村项目契机,牵头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建立“村委会﹢企业﹢茶农”三方利益联结机制。


在“院坝协商”会上,工作队向村民清晰解读抹茶种植的优势。一场场开在田间地头的院坝会、小组会,耐心细致地解开了村民的心结,促成抹茶在庆阳坝村成功“落户”。


如今,试生产抹茶获市场认可,茶田亩均增收近2000元,“致富抹茶经”广为流传,茶农纷纷投身新产业。州政协以全链条赋能传统茶产业革新,不仅让老茶乡焕发新生机,更推动了宣恩县抹茶产业的整体布局,为全州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5年过渡期内,政协持续发力、委员引领助推:硬化产业路、安装太阳能路灯、踏勘水源引清流入户、扮靓农家庭院……以“小而美”的民生工程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


从委员带头创业到下沉一线协商,从产业引领发展到民生实事落地,恩施州政协始终坚守为民履职,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将委员担当转化为民生实效。


如今的恩施,产业兴、道路通、民心暖,脱贫攻坚的成果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深化。政协的智慧与力量,也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这片幸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