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工作交流

“村落夜话”是实现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形式

2019-10-21 17:02:40  
字体大小:【

近年来,秭归县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配合的新路径,充分借鉴过去农村院坝会、屋场会的一些做法,创造性地组织开展“村落夜话”活动,把政协协商开展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脱贫攻坚的最前线,组织政协委员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协商,推动了协商民主建设向纵深发展。


“村落夜话”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推广。《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农村新报》及 新华社、中新网、人民网、长江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情况进行了持续深入报道,省政协工作简报专门刊发活动经验,并得到省政协徐立全主席、李兵常务副主席、翟天山秘书长等领导同志的批示。我们的做法是:


一、抓渠道畅通,倾听民声有平台

一是搭建基层协商“大平台”。利用群众夜晚休息和纳凉时间召开群众会,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镇村干部深入到村落,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政策、化怨气、解难题、聚共识,有效解决了干部工作与村民劳作的时间矛盾、召开村民大会参与面不广、反映问题诉求不集中等问题,保障了群众的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畅通了社情民意征集渠道。


二是架起了服务群众“连心桥”。县级政协委员日常工作、生活直接面对、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看群众问题最清,开展协商民主也最直接。委员在活动前认真准备,梳理归纳各项政策,活动中积极宣讲政策法规、开展交心谈心、收集意见建议,活动后及时将群众愿望通过社情民意向县委政府和上级政协反映,推动了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是引导群众成为协商民主“主人翁”。在协商活动中,参会人员齐聚村民院坝交织而坐,没有主席台、不设发言席,敞开心扉、真诚沟通,让基层群众充分表达意愿,变“领导台上讲”为“大家一起说”,变群众“出题目”为干部“做答案”,激发了群众参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二、抓关键环节,民主议事有实效

一是深入调研确定协商主题,解决“议什么”的问题。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大局,聚焦涉及发展的大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尤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管护、乡村治理等问题广泛深入调研、征求各界意见、反复酝酿协商,让“协商议题由群众说了算”,确保选定的协商议题既符合发展大局的需要,又能很好回应群众关切,增强了“议”的针对性。


二是聚焦主题确定参会对象,解决“谁来议”的问题。政协开展协商民主活动,就是要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政协搭台,委员和群众是协商主体。根据协商议题的需要,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准备,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及参加活动的界别委员代表、涉及协商议题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乡贤能人,推荐活动主持人,群众现场问,干部当场答,增强了“议”的广泛性。


三是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协商,解决“怎么议”的问题。协商前,主持人首先全面介绍调研的详细情况,特别是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协商中,村民围绕协商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意愿、反映诉求;委员代表、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行业专家现场真情回应、释疑解惑,群众当面说、干部现场听、大家共同议,增强了“议”的实效性。


三、抓机制健全,活动开展有遵循

一是健全完善委员联系群众机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依托县政协各专委会、乡镇政协界别联组组织所属委员,坚持每月深入到城镇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察看、约谈群众等形式了解民情、搜集民意,协助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二是健全完善委员界别活动机制。以县政协8个专委会、12个乡镇政协界别联组为依托,以13个界别委员为基础,以“村落夜话”为平台,扎实开展“协商在一线”活动,实现了政协界别活动联组工作覆盖到全体委员。


三是健全完善协商成果转化机制。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能够解决的,当场由参加活动的乡镇、部门负责人予以解决。对于现场不能解决的,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承诺解决的时间和办法,及时通过社情民意、委员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向上反映,集思广益、持续协商,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并将办理落实情况纳入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跟踪问效,确保协商结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是健全完善活动考核评价机制。县政协各专委会、乡镇政协界别联组分别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同时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情况和“村落夜话”活动的记录,委员参加活动情况纳入年度履职考核评价内容。


四、抓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有实绩

一是干群感情更近了。依托“村落夜话”活动,政协委员、党政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协商、现场互动,群众敞开讲、充分表达意愿,干部认真听、耐心回复关切,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增进了感情。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1000余场次,收集问题2200多条,当场化解500多条。在2018年全县脱贫攻坚接受全省第三方评估中,群众认可度98.79%,位居全省17个县第2位。


二是产业发展更旺了。紧紧围绕全县农业产业总体布局,组织开展“推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核桃产业发展”“半山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等专题协商,谋划开展了“助力产业发展、贡献政协力量”主题实践活动,收集报送了《加强统筹力度确保柑橘产业安全》《对鄂西山区发展核桃产业的建议》等社情民意,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有20多件提案和6篇发言材料素材均来自于“村落夜话”。


三是村民自治更强了。针对农村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村民自发进行环境整治并互相监督,主动清理公路两边、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的垃圾和杂草,自觉参与公益设施管护,农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打牌的少了、发展致富的多了,扯皮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沉重的“人情风”刹住了、联系交流多了。


四是乡村振兴更美了。通过积极组织群众集体协商完善村规民约、公益设施管护等事项,促进了群众观念大转变,变过去的“要群众干”为“群众自己要干”。如今,干净、整洁、美丽已成为新农村的亮丽名片,一个个“全国文明村”“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北省省级生态示范村” 脱颖而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展现在大家眼前。


(秭归县政协 尤庆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