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主监督

湖北省政协专项民主监督聚焦“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
激活5500亿元转化新动能

2025-10-11 10:56:5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毛丽萍  
字体大小:【

近日,湖北省政协“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专项民主监督会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召开。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尔肯江·吐拉洪出席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杨玉华主持会议,副主席秦顺全出席会议。


根据湖北省委批准的《政协湖北省委员会2025年协商计划》,今年以来,省政协围绕“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并取得重要调研成果。由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农工党湖北省委会、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深入武汉、荆州、荆门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赴陕西、山西学习考察经验。其间广泛发动省级各民主党派、政协委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共形成37篇建言材料。


调研显示,近年来,湖北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北斗七星式”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不仅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意见,还率先启动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也从2020年的167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5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37%提升至67%。


调研组同时认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还未完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在资源高效配置、供需精准对接、政策协同发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距离打造“全国成果转化优选地”还有一定差距。


对此,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胡功民作主题发言。省政协委员李锡玲、曾军、罗亚波、杨道虹、游士兵,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会长吴剑文作监督发言,省直有关部门现场回应委员的提问。


委员们提出,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要全面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建立符合科技成果特性的评估体系,探索多元化定价机制。重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绩效纳入职称评聘核心指标,并建立省级尽职容错清单与风险分担机制。构建“产业需求图谱”,推动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建设“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孵化”一体化平台,推广“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反向定题模式。


委员们认为,要加快补齐中试短板,推动现有设施开放共享。打造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加快科技“汉交所”落地,创新“先使用后付费”等转化模式,并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培育。设立省级未来产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支持武汉自贸片区探索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ABS),鼓励头部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券,发展科技保险市场。


尔肯江·吐拉洪表示,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要求中,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关键环节、优化工作举措,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完善“北斗七星式”转化体系有效路径,为助力加快建成支点广泛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