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讲述感悟

读报评报 对党忠诚——读《纪念陈昌浩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6-09-30 17:12:23  
字体大小:【

    9月29日,中央编译局、湖北省委在京举行纪念陈昌浩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出席座谈会并发言,陈昌浩同志老战友的后代及陈昌浩同志之子陈祖莫在会上作了发言,共同表达了对陈昌浩同志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源,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德平,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扬勇,国防大学副政委吴杰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谋长秦天等出席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代表,陈昌浩同志亲属及生前好友子女代表,陈昌浩同志的家乡武汉市及蔡甸区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1906年10月,陈昌浩同志出生于武汉市蔡甸区,青年时代在武汉求学期间,他奠定了为祖国强盛而奋斗的人生理想。1927年9月,他被湖北党组织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1月回国后不久,他被组织上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历任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中共鄂豫皖分局军委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陈昌浩同志先后担任中央马列学院副教育长和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他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克难奋进、勇挑重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陈昌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湖北日报》1  要闻  2016.9.30 星期五  纪念陈昌浩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点评:国庆节前夕读到有关学习红四军领导人之一陈昌浩同志“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克难奋进、勇挑重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新闻后,对我触动很大很大。如何评价一个有过争议问题的功臣,确确实实值得我们读者去关注。如何去学习上述前辈革命精神,更值得我们广大读者去思考。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认为首先要提升个人思想作风修养。这段时间,跟随本市老区促进会领导调研中,让我越来越感到需要充电,更需要党性修养,因为缺乏对我党历史的了解以及不具备历代执政党所要求的党性修养,是无法弘扬老区红色文化,更谈不上更好地服务本市老区促进会工作。尽管,本市老区促进会领导器重自己,专门聘请本人为老区兼职宣传员,特意提供去临县市取经了解红四方面军等红色文化的机会,还赠给我一套《湖北省老区革命故事选》,但是通过一段时间工作实践,让我意识到要想贯彻好党的宣传路线,离开学习研究党史以及学习革命前辈的先进事迹。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也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过程。如同《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一样,《胡锦涛文选》为我们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部系统性重要教材,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故的新闻前辈穆青同志也讲过:“新闻敏感,政治观察力是干好新闻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大作家杨沫《青春之歌》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只为自己渺小的生存而虚度一生,那么,即使他高寿到一百岁,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无疑,陈昌浩同志一生很有价值与意义,起码给我们后人留下一笔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要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可以想象,当年美国记者斯诺除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敢于坚持真理,忠于事实外,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修养,否则也无法写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着中国》《中国的西北角》等传世之作。和平年代,我们文字工作者不需要去流血,冒风险,但缺乏历史、政治、文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写作技能也是无法胜任工作的。“哈哈,张作家也喜欢读我们农家书屋的书籍?!干脆赠你两本,任意挑吧。”昨天,下午跟随本市老区促进就会领导去老区一个偏远乡镇调研贫困村106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情况时刻,村妇女主任胡大姐爽快地说。通过这次调研,不仅仅让我意识到除了需要专门详细研究老区扶贫专业知识外,还受益于书屋两本红二军专业报告文学书籍,因为这与我正在研读的我省发源的红二、四等方面军文化有关,不积累大量这方面资料,不吃透报告文学等专业写法等,即便本市老区促进会领导再关心我,我也无法完成更宏达的写作计划。可以说,昨天采访的素材,及时撰写新闻稿件刊在报刊媒体上,这个把握性很大,只等老区促进会领导安排即可动手完成这个外宣传任务。但是,要写个纪实散文或小说等,就目前的功底也不敢妄言投出即刊。因此,上午我特意用刚到的大报260元稿费购置两个很厚的专供老区调研所用的日志本,目的就是为以后写老区系列文学作品提前打一个铺垫。说真话,无论昨天采访的领头致富创业典型,还是晚饭中诙谐的场面,都是写文学作品的最佳素材,问题是要像写出符合专业作家水平的散文、小说、特写、剧本等作品,绝非一日之功,还需要不断磨砺自己,尤其研读系列性古书等,熟练掌握各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以及吃透我市老区的地域文化,否则即便刊出也无法感染读者,更谈不上文化扶贫,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了。

 

    最后,密切联系群众,吃透文化精髓。研究上述陈昌浩同志等历史,一定要实事求是,包括研究其他老区文化,不真实,宁可搁笔,也绝不违心,否则愧对革命前辈。毕竟,我们这一代可以幸福地生活与这批打下江山的功臣有关。如何做到求真务实,离不开走群众路线。比如:昨天,无意中与修建大梁渠的工地群众闲聊中,发现8公里左右的这支水系发源于河南境内,主要功效是防汛,之前因水利设施不齐备,导致两省三个乡镇遇上汛期街道被淹,庄稼受损等事实。类似其他涉农知识,离开群众,像我们这种坐机关的文字工作者一辈子也无法掌握真实的动态资料,更谈不上写出合格的新闻作品。因此,一定要甘当小学生,不要自命不凡,一定要拜百姓为师父,与群众交朋友。更要树立陈昌浩同志那种正确人生价值观,不计较功过得失,始终怀着对党忠诚的信念,干好本职工作,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形象。

 

 (湖北省老河口市工商局、市政协委员  张俊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