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文史

于微深处显神功——微雕奇人王立平的艺术生涯

2014-09-15 21:46:12  
字体大小:【


    2002年4月,当代著名微雕艺术家王立平,携着他的最新创作来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西北门的一间办公室里,故宫博物院院长谭斌,研究室主任、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徐启宪,军报著名记者尚弓以及军旅作家、学者张晓生等专家认真鉴赏着这批微雕珍品。其中有:微刻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微刻书法长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组合微雕《编钟》、微型圆雕《弥勒佛》、发简《金刚经》、发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系列微雕《日本浮士绘》、仿象牙微刻《韩熙载夜宴图》……

    在显微镜下,只见已被缩成八百分之一,只有一根铅笔大小的微雕长卷《清明上河图》,画面寥廓、景物繁富,鳞次栉比的楼台房舍,往来频仍的舟船车轿、纵横交错的街市田陌均精当有致,连城郊的薄雾、树梢的枝叶、流水的波纹、房舍的瓦片,莫不清晰逼真。500多个不同阶层、身份的人物,尽管只针尖般大,但须眉、表情毕露,船工搏斗风浪,脚夫负重奔跑,商贾忙碌营生,还有饮宴的绅士、骑马乘轿的达官贵人、吆喝开道的差役、行乞的丐儿、游春的男女、看热闹的百姓,无不刻得出神入化,再现了画中描绘的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世人俗事,与原作几无二致。

    而组合微雕《编钟》,更是鬼斧神功,精细入微。全长不过寸许,却将7米多的曾侯乙编钟,用微雕艺术淋漓尽致地雕琢出来,并尽得神韵。136个部件制作精细,挂在钟架上的65个编钟,最大与米粒相仿,最小不及芝麻大,在高倍放大镜下,那些状如米粒、粟粒的编钟,锈迹斑斑,金光闪闪,全然青铜器古风。?钟上的31字铭文,每字如针尖大小,显微镜下清晰可见。那细若牙签的7根横梁钟架,每一面都再现了原物的彩色花纹及两端的雕花图饰,雕花底座上的24个细如针尖的铁环,竟能用针尖挑动,真是巧夺天工。

    看了王立平的作品,专家们连声称赞,真是神州一绝!对《清明上河图》颇有研究的谭斌先生说:“微雕《清明上河图》已达到了还原原画的水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畜都非常逼真,这样浩繁的长卷能如此完整地浓缩于方寸之间,可以说令人不可思议。”徐启宪先生则当着记者之面评价说:“作品这样逼真地反映了《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风貌及细节,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十分难得。”

    中国著名的书画教育家、画家、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校长姚志华先生破例收王立平为入室弟子,欣然为其题词“微雕艺术绽奇葩”。

从小爱上书画

    今年39岁的王立平,是一位大器早成的中国微雕艺术家。早在80年代,他的作品就在珠海、澳门、厦门、敦煌等各地展出,一部分珍品被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友人、海内外华人和外国国王所收藏,并在海外创下了我国微雕的第一个天价。1990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大地》版都曾突出报道过王立平的事迹。最近几年,他更是珍品佳作迭出,一再冲击微雕艺术极限,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多次创造“世界之最”。

    王立平出生于书香世家,小时随祖母生活在湖北汉阳农村下南庄,住在一幢清末明初的老宅里,举目相望是连绵起伏的山丘和苍劲挺拔的参天大树。清沏的溪水从房后流过。秀丽的山水孕育了他的聪颖和灵气。祖母李树芝,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名门闺秀。小立平三四岁时,祖母就教他读书、识字,背诵《三字经》、《千家诗》,画一些简单的房舍、树木、花草、鱼虫。在奶奶的熏陶下,王立平从小喜欢绘画。四岁时,他就照着床头两边花草人物在纸上模仿、涂画。上小学后家里给他吃早点的钱他都偷偷地积攒起来,买回一些小人书,将书中“样板戏”的一些人物描绘下来,有时放学回家还端着一把小板凳,坐在屋后菜园里,看塘里的游鱼,悠闲的鸡鸭,地下的花草,树上的碧桃,并把它们一一描绘下来。

    王立平幼时的想象力就很丰富。有一次他仰望万里云天,脑子里突然出现幻觉,只见一圈耀眼的五色光环,巨如操场,顿时感到自己也沐浴在光华之中,精神升华,周身舒泰……放学后,他将自己的这一想像画成一幅水彩画。

    王立平读中学时,开始阅读名家名作和绘画理论,课余时间便埋头学习书法和绘画,水彩、国画、油画、楷书、行书,样样涉猎。高中时,他开始到郊外写生。毕业的那一年暑假,他只身一人来到著名的江西庐山游览写生,每天天刚亮,他就身背画夹,怀揣馒头出发了,从早到晚,忘情于山水之间,五老峰、三叠泉、大、小天池、仙人洞、庐山瀑布……尽入他的画笔。他在各著名景点前、悬岩边一蹲就是一天。由于他爱读书,市内的大小书店都是他常去的地方。1980年,王立平读高二时,在书店看到一本刚出版的《中国文物》,刊有影印本的《清明上河图》全图,爱不释手就买了回来,为他10年后将这幅千古名画移植到微雕艺术中打下了基础。

    1981年,王立平高中毕业,本来他准备报考广州美院,他给院方写了一封信并寄去了自己的一部分习作。美院老师回信说:“看了你的材料和画,认为你具备报考的条件,我们欢迎你参加报考。”但由于王立平当时家境清寒,当工人的父母要负担他们兄弟姐妹四人的生活,王立平又是老大,便打消了报考美院的念头,到沙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练习绘画,还悄悄地学起微雕来。

先求艺后拜师

    说起王立平学微雕,也是机缘巧合。

    王立平读高二时,他的一个很要好的同班同学让王立平携着自己画的一幅仕女图,到他一位亲戚家里去请求指点。这位亲戚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微雕之王”的微雕大师向家华。但当时向家华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是一个怀有祖传绝技的民间微雕艺人。
向家华看了这幅画,认为人物、线条、形体、比例都把握得比较准,鼓励了他一番,便将画留了下来。王立平也在放大镜下看了向家华的微雕作品,只见一粒米大小的几块象牙片上,分别刻着一首唐诗或几位三国人物,不禁暗暗称奇。王立平在读中学时,课文中有一篇《核舟记》的文章,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日亲眼看到了微雕,便萌发了向向家华学微雕的念头,一有机会他就到向家看向家华刻微雕。

    向家华似乎看出了王立平的心思,便对这个青年学生说,微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除了要有深厚的书法、绘画基础和篆刻的基本功,还要达到入静状态,雕刻时不能有一丝杂念……

    王立平听人说过,很多身怀绝技的艺人,技艺一般都是密不外传的,甚至只传媳妇、不传女儿,便暂时打消了拜师的念头,决定自己暗暗“剽学”。
王立平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时间没有读书时那么紧张了。他买了一些冻石,又将它锯成小块,自制了几把刀锋比针尖还小的雕刀,将自己关进一间斗室里,悄悄地学起微雕来。

    微雕,看起来细如纤尘,但纤细和柔软的后面是刚强与博大,手指承有千钧之力,应绝对稳住,既有松,又有张。特别是进入工作时,必须敛神静气,思想高度集中,呈入静状态,因为哪怕轻微跳动或稍有散神,刀下就会混乱,而且还不能修改。怎么减缓脉搏跳动频率,控制手指颤动,这对许多微雕艺人来说,都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秘而不宣的事。

    幸好王立平读初中时,随着父亲单位一位来自四川峨嵋山的师傅学过武术的动功和静功,在全市学生运动会上,他夺过铅球和标枪的亚军和季军。虽稍有一点基础,但开始还是怎么也静不下来,杂念总难排除,他便苦苦练习盘腿打坐,让自己在禅悟中入静。一坐就是一、二个小时。练了一段时间,心是静了下来,但手仍然发抖。而他自制的刀具又不听使唤,不是软了,卷了刀锋;就是硬了,脆断。他刻一个废一个,几年过去,废了的石头竟装满了整整一只木箱,少说也有两三千方。

    王立平就这样坚韧不拔,屡刻屡废而不辍地苦练了5年,凭着悟性自己摸索,由大逐渐刻到小,到精、到微,以至后来,他拿起雕刀,调节一下呼吸,只几分钟,思维就能进入微观空间,雕刀下的物件顷刻变成了一张白纸,作品的人物都成了“小人国”中的子民,他的整个身心便沉浸在微观世界里而忘却自我和身边的一切。

    1985年4月,王立平将自己的处女作《八仙图》和几副山水、诗词微雕拿到向家华老师那里请其指点。向家华竟大吃一惊。只见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用工笔线条刻着八位神态各异的神仙,其须眉、其服饰皆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向家华让王立平伸开双手,只见他左手的手指、手心被雕刀划得刀痕累累,右手中指头有厚厚的一层老茧,食指变了形,大姆指的骨头凹进了一道弦沟。向家华被眼前这位小青年的意志力和刻苦精神深深感动,同意收他为徒,并让王立平干脆辞去工作,一心一意学微雕艺术。

展览会上初露头角

    向家华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微雕奇人,他曾在一根一寸长的象牙筷上镌刻了16000字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还在一枚只有半张邮票大小的象牙上刻上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作品曾在中国广交会上被选中赴美国展出。

    王立平自拜了这位高人为师,成天跟着向师学艺。向师对他面授亲炙,于精要处加以指点,技艺日渐精进。加之他年轻聪慧,好学敏求,想像力丰富,又有较好的美术绘画功底,只一年多时间,珍品佳品便脱颖而出,既多且精。他创作的针眼内雕,在一打缝衣针的各个针眼里暗藏玄机,有徐悲鸿的“奔马”、黄胄的“叫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一尊状若小豆的翡翠《弥勒佛》,在显微镜下只见其袒腹而坐,肚脐眼里还坐着两位论禅的高僧。

    1986年,王立平与老师合作完成了一把“红楼羽毛扇”。在羽毛扇的骨架上,一溜儿嵌着十几颗米粒大小的象牙微雕。每粒象牙上,分别镌刻着《红楼梦》群芳谱中的一名仕女的全身像及其相应的判词佳句。这群命运迥异的女性,一个个被刻得神形兼备、各具风姿,而那些判词佳句,也似一块书法碑帖,隽永高雅。这把扇子所有人物像均为王立平所刻,而书法作品则全出于向师之手。此扇被湖北省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看中,连同师徒俩的其他几十件作品,一起拿到澳门展出。不久,省外贸部门通知他们《红楼羽毛扇》已卖出,要他们去拿钱。王立平跑了一趟武汉,拿回了3000元人民币,师徒俩喜出望外。可是过了两年后,他们在珠海无意看到一份1986年出版的《澳门日报》,披露这把桃红色的羽毛扇为澳门富翁、赌王何先生耗资30万港元购买,并登出了这把羽毛扇的照片。

    1988年,王立平随老师向家华在珠海烈士陵园举办“向家华微雕艺术作品展”,此次展出系由向家华的艺术导师、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常恒先生一手策划和主持。珠海、沙市两市市长梁广大、姬目耕为展会剪彩。在此次展出的数百件展品中,二分之一以上的绘画作品为王立平所创作。王立平的《清代帝王图》、《水浒人物》、《三国人物》,以及一些山水、花鸟作品,在展览会上大受青睐,展出结束后,所有展品被一位香港富商以重金收藏。

    通过展览,初出茅庐的王立平认识到微雕的艺术价值,也看到自己的潜能。向家华认为王立平的微雕艺术已日臻成熟,可以自立了。便专为爱徒写一条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赠,鼓励他自立门户,施展抱负。是时,王立平只有25岁。

在敦煌写生

    离开老师后,1988年6月,王立平来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石窟艺术圣地敦煌。他深深为莫高窟这一东方艺术宝库所吸引,更被那精美的壁画、塑像等佛教造像艺术所震撼。每天早晨进去,晚上出来,如饥似渴地临摹那些历朝历代、千姿百态的大佛、菩萨、飞天、天王等佛教人物。特别是壁画上端、洞窟四周及洞顶图案中的飞天人物,凭借衣裙飘带凌空飞腾,体态婉妙、轻盈飘逸,充分展示了线条和色彩的表现力,真使人有脱壁而出之感。王立平惊叹不己,每临摹一次,都对线条认识有一次升华。学习借鉴敦煌作品,他感到今后自己的每件作品哪怕一笔一划,都应将思想贯穿进去,经过自己的感受,使之体现丰富的思想内涵。

    王立平以这次敦煌实地写生为契机,漫游了附近及周边的月牙泉、苏公塔、火焰山以及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十一朝古都西安,他感悟到王维在《渭城曲》、王之涣在《出塞》等诗中所描绘的西域环境、气氛和塞外风光。每到一处,他都一面临摹写生,一面以当地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素材,进行微雕创作。

    在敦煌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创作出《飞天》、《张掖夜行图》、《释迦涅盘图》、《天女散花》、《观音》及敦煌诗词作品共200余件。他还应敦煌市文化部门之请,协助他们成立了敦煌书画社。书画社给他专门开辟展室,为他举办个人微雕艺术展,在当地电视台播映,吸引了许多前来参观旅游的中外游人。

    一位来自法国名叫露茜的女士,早年曾在中国留学,学习过汉语言文学。在敦煌书画社,她见到王立平刻的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一根只有四分之一火柴长的象牙上,不仅将词的全文136字全部刻了进去,还按词中所表达的意境配上绘画。那天露茜女士本是准备到月牙泉去的,看到这幅作品后,爱不释手,月牙泉也不去了,赶忙折回宾馆,拿了800元外汇兑换券,买去了这件微雕佳品,还与王立平合影留念。

    还有一次,由美国20多位医生组成的旅游团来到他的展室,在30倍的放大镜下,看了王立平的《飞天》、《观音》等微雕作品,感到不可思议,通过翻译问道:“你是几点的眼睛?”王立平给外国朋友开了个玩笑,用英语回答说:“我是3点的眼睛。”外国朋友说:“世界上最高只有2点的眼睛,哪有3点的眼睛呢?”王立平笑着说:“你如果不信,让我当场给你测试。”他让一位外国朋友写了一行英文,“美国独立宣言”,拿起刻刀和象牙材料,不到5分钟便将一长串英文字母全部刻就,递给他们:“你们能看清楚这些字吗?”外宾们传递看了一遍,都摇摇头。王立平又让他们在60倍的显微镜下仔细观看,美国朋友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笑容,伸出大姆指:“你真了不起。”也开着玩笑说:“你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3点的眼睛!”

    王立平与国外友人接触,感到他们很友善。他为日本一株式会社的董事长篆刻了一方收藏印,并在石章一方刻了王翰的《凉州词》作边款。日本友人十分高兴。第二天,王立平因有事飞西安,该日本旅游团正好同机。登机时,这位日本友人赶忙带着家人按日本礼节对王立平深深鞠了一个躬。王立平还礼不迭。这时其他参观过他微雕艺术的几位外国朋友也发现了王立平,拢来与王立平握手,王立平感到他的艺术得到了外国人认可,心里很高兴,决心通过微雕艺术,加强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初刻《清明上河图》

    1989年,王立平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荆州。他深切领悟到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其师人,不若师之造化”的真谛。基于这一认识,王立平后来还游览了南普陀山、黄山、天山、张家界、衡山和华山等名山大川,此是后话。此时的王立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创作,他要使自己的微雕作品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地去拜访了时任《神州故事报》主编、沙市市政协文化组组长、市群艺馆顾问的微雕学专家常恒副研究员。

    常先生毕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多才多艺。因荆楚河汉出有几位微雕传人,有微雕之乡的美称,他从80年代开始,便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微雕艺术研究之中。在他的书房里建有私家微雕艺人及艺术档案,著有《中国微雕史话》、《微雕奇人评传》,并编写、拍成多集电视专题片《一粟沧海》,将向家华、王立平等人的成就搬上荧屏。还在欧美及东南亚的20多家传媒上发表了有关介绍微雕艺术的文章,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微雕艺术。作为向家华的艺术顾问,常恒早已认识王立平。他一直认为王立平是一位才气、灵气、勇气、豪气兼备的微雕新星。常恒见其前来求教,便语重心长地说,艺术家与一般匠人的区别就在于他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他的作品是否得其精髓、神韵,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常恒建议王立平多刻经典长卷,将享誉海内外的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移进他的微雕艺术创作之中。

    《清明河上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的一幅高24.8厘米,横528厘米的绢本长卷。画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世人俗事。

    王立平凭着他的绘画根底和熟练的微雕技法,历时一年,将这一享誉世界美术史的中华文化瑰宝,缩小为原作的千分之二,摹刻在一片高1.15厘米、横23.3厘米的象牙片上。当时微雕界,也有人刻过《清明上河图》,但一般都是大写意,或只是片断,或失之粗糙,过于作捏,不能表现原作的全貌和意境。而王立平的《清明上河图》,却完全忠实于原作,从开卷的郊野到城关的街巷,从中段的汴河大桥到汴梁市区的十字街头,起伏变化,情景交融,原作的历史气氛、环境特色和艺术构想,都在微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王立平近影1990年11月,王立平带着这件力作及其他珍品,随着常恒先生来到北京,京城的名流、学者、记者以及台湾的客人,在显微镜下观看了这幅作品,都赞不绝口。著名书画家林凡先生看了他的作品,欣然为其题词:“纳须弥于芥子,容海岳于涓埃”。《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以“奇妙精微、出神入化”和“游刃于毫米之间”为题作了突出报道。

    李鹏的夫人朱琳、外经贸部部长吴仪、毛泽东的女儿李纳也都收藏有他的作品。李纳还特为王立平书写“腾飞”条幅相赠,鼓励他的微雕艺术创作有如骏马,不断奔腾前进。

    王立平的微雕珍品通过中央媒体的宣传已名播海外。1992年秋,台湾文物商人穆先生慕名来大陆,下榻北京王府大饭店,相约王立平、常恒洽谈赴台展出事宜。开始,穆先生错将常恒当成了王立平,他握着常恒先生的手说:“感谢你让我大饱了眼福,敢问阁下是怎样打造出来的?”

    常恒将时年29岁、风华正茂的王立平介绍给穆先生:“这才是真正的微雕作者,荆楚奇才王立平。”“啊!”穆先生几乎不敢相信:“恕我不恭,乳臭未干,出此奇招绝活,真是唯楚有才呀!”王立平随口答道:“雕虫小技!”

    经过谈判,穆先生愿出价24.6万美元与我方签订在台北举办王立平微雕个展合同书,并于是年10月8日由法律公证处公证。由于王立平与常恒都没有生意场中的经验,穆先生付了1万美元定金后,将219件微雕作品,其中包括定价15万美元的《清明上河图》携回台湾,从此便杳无音讯。因两岸没有法律关系,此事便不了了之。

    这219件珍极作品,是王立平将近十年的心血,虽很痛惜,但未气馁。他说:“我还年轻,十年后再造辉煌。”

喜结“金石姻缘”

    从此,他埋头读书,广泛阅读书画理论、古代诗词、散文、历史,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美学修养。特别是精研细读名家名作,如李可染的《谈山水画》,石鲁的《学画录》,蒋兆和的《从水墨人物写生谈“以形写神”的优良传统》,姚志华的《略论中国画的特点》等等,读书之余便是绘画临帖,还挤出时间补习了一年英语和一年日语。王立平抱定“技有极限,艺无止境”的创作宗旨,立下宏愿:非“艺不惊人死不休”之作,决不操刀。先后创作了一些精品,诸如:《发丝藏娇》——在一根一公分的头发丝上,自上而下刻着12个竞显旆旎风情的仕女,演绎着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故事;《八骏图》——在一枚缝衣针的针眼内,填进一粒象牙,刻上姿态各异的八匹骏马,画面还留有2/3的空白,上方署有题款并刻有小钤一方,显微境前,俨然一幅水墨中国画;《金刚经》——一本比小指甲盖还小的象牙微型书,6页牙象片,用繁体字镌着全文5453字的《金刚经》以及9幅相关的佛教故事插图。经考证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小的一本《金刚经》。还有书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牙雕:《日本浮士绘》;仿象牙雕刻:《韩熙载夜宴图》等。

    这时,王立平已与小他六岁的熊英小姐结婚。

    由于当时王立平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的作品不仅被海内外华人和国外友人所收藏,还经常被政府官员拿去作为外交礼品,赠送给各国贵宾。因此,王立平因业务关系,常出入于沙市市(后合并为荆州市)的政府大楼。

    1992年的一天,一位副市长要出国考察访问,让王立平准备几件微雕作品。刚好这位领导当时不在,接待他的是政府秘书科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女秘书熊英。

    “啊,他就是王立平!”两年前,她在房中听到客厅电视机播放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说沙市有个叫王立平的微雕艺术家刻出了象牙微雕《清明上河图》,以为王立平一定是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想不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却是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英俊青年,便特别热情地接过了他手中的微雕作品。而王立平不知怎么也对这位俊俏而又热情大方的姑娘产生了好感。在以后的时日里,由于政府领导常让熊英到王立平处选微雕作品,增加了很多接触机会。有一次,与沙市市结成友好城市的会津若松市文化交流访华团团长铃木五十郎率团在沙市访问,市政府将王立平微雕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他,这位日本友人感到十分高兴。后来他见到了王立平,便塞给他一扎钞票,王立平当即很有礼貌地婉言谢绝了。这一切,熊英都看在眼里,感到王立平不仅多才多艺,一表人才,而且品德很好。通过一段接触,她表示愿意嫁给他。1994年,王立平与熊英喜结良缘。王立平的朋友都说他与生俱来的艺术禀赋和后天的奋发精神感动了上苍,赐给了他一位美丽贤淑的夫人。婚后,熊英虽然在政府工作很忙,但在家里仍是一位温柔贤淑的妻子。在生活上、事业上都给王立平很大支持。

二刻《清明上河图》

    从1992年到1997年,王立平虽然出了许多佳作,但更使他魂牵梦萦的仍是那幅《清明上河图》。自从他的第一幅微雕《清明上河图》非正常流传海外后,他就一直想再创作一幅。而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一是工程浩繁,耗时费工;二是新作一定要超越自己的旧作,否则重刻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他绝没有放弃,一直处于酝酿和准备之中。这些年,他读了很多评介《清明上河图》的书,特别是姚治华先生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论述,使他对此千古名画的精髓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展开张择端的原画影印本仔细研读一遍又一遍,笔记也记了厚厚的几大本。直到每个场景、每个人物、每个物件,甚至画中的一砖一瓦、一枝一叶都能烂熟于心,闭目成影。仅案头准备工作就整整做了一年,才于1997年春正式开始了《清明上河图》的第二次微雕创作。

    在这以后的整整三年时间里,王立平足不出户,一门心思投入镌刻《清明上河图》。每天上午10时到次日凌晨3点,是他创作的时间,王立平将自己关在一间工作室里,排除干扰,避门谢客。冬天手脚冻麻木了,熊英悄悄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暖和后再继续雕刻。深夜腹中饥饿,熊英又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为他做好宵夜。王立平有时实在太累了,放下雕刀,倒在床上便沉沉睡去,又是他的妻子端来洗脚水,为他洗好脚,然后将他的脚轻轻送到被子里,自己方才睡下。这一切都甘心情愿,无怨无悔。她只有一个想法,让王立平集中思想,完成他的创作。

    王立平从酝酿重刻《清明上河图》起,就拟定了很高的目标:新作,不仅要在初刻的基础上,面积再缩小三分之一以上,还要在忠实原画的前提下,更追求神韵,艺术上达到原作的效果,赋予每根线条以生命与活力。

    基于这一要求,王立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也将自己沉浸在艺术的天地之中。他仿佛穿过时光的隧道,随着人马车流、汴河桨声,进入了12世纪的东京都城汴梁。城头观景,河下濯足,矶畔磨刀,楼台听戏。拱桥上下,行人与船夫彼此答应声声入耳;衙门侧旁,几个差役正打瞌睡,鼾声可闻;十里长街,艺人说书,小贩叫卖,驴马嘶鸣,丐人乞讨……汴河岸边的渔船上,主妇正提桶舀水。王立平刻至此处,似乎真切地听到了那舀水声,禁不住清泪两行。芸芸众生,忙忙碌碌,他似乎亲历了一次人间世俗的喜怒哀乐。

    由于王立平已置身画中,对画中的每个细节都作了细心研究,使他对《清明上河图》的原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这幅从右至左分为“郊野”、“汴河”、“街市”三部分的长卷,通过“薄雾”、“午炊”、“投宿”,实际上表现了一天的清晨、正午、日暮三个时段的京城生活,并非同一段。而从穿着、服饰和赶着骆驼的商队等看,画中的人物也并非全是内地人,还有西域人和朝鲜人,反映当时汴京的繁盛和通过丝绸之路与外地和异国的频频交往。这些看法,是目前专家没有认及的。

    就这样,王立平经过无数个的不眠之夜,在新世纪到来时,终于在一高0.93厘米、横19.35厘米的象牙片上,原汁原味地刻上了《清明上河图》。与他的第一枚同一作品比较,面积又缩小了40%,锋尖所及,一支铅笔大小的方寸之间,容纳了各色人物550多个,骡马、骆驼等家畜84匹,舟、车、轿子84乘,树木近200株,房舍、店铺100多间,以及巍峨城楼、繁华街市、郊野田陌、荒径河流等等。这些繁富的人物、景物,不仅被精雕细琢得淋漓尽致,尽显风采神韵,酷肖原貌,而且以独创的技法克服了象牙容易掉色、脱色的难关,在作品上加了一抹与原作一样的淡彩,显得古香古色。

    王立平说,他的第二次创作,已达到完美展现原作艺术魅力的极限,如果缩小(他也可以缩小),就要破坏艺术的完美性,作为一件艺术珍品,不能只求“微”,而应将“神韵”放在第一位。他还说,他这一辈子不会再有第三次,因为他已把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激情全部倾注到第二次创作中了。

挑战自我追求极致

    将微雕艺术视作生命的王立平,虽然决定不再刻《清明上河图》了,但追求艺术极致的志向一刻也没有改变,他要继续挑战自我,创作出更为完美的惊世之作。

    微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艺术瑰宝,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的碎片中,上面有刀刻的痕迹却肉眼无法辩认,人们推测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微雕作品。近百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溶汇,微雕艺术渐渐传到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微雕艺人踵起,珍品时有所出,渐趋竞技之势,以致吉尼斯世界记录亦将其列入可比项目。1997年在法国蒙特利马尔城举行了第七届世界微雕艺术节,盛况空前。

    但王立平并不太在意这个吉尼斯纪录,他认为微雕是门超体能、充溢着强烈自我表现欲的艺术,不能只从多“小”多“微”上评价它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要看它表现出来的神韵和文化内涵。尽管他无意竞争申报吉尼斯纪录,但他的作品却一再打破了吉尼斯世界之最,冲击微雕艺术的极限。

    1997年,他的一位国内同行在一块2.5毫米比半粒米还小的绿松石上镂刻了一尊立体微雕《弥勒佛》,被认定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佛像,获得了上海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00600号证书。而2001年王立平刻成的象牙立体微雕《弥勒佛》,整体大小仅为米粒的四分之一,比当年的世界之最又缩小了将近一半。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王立平怀着对人类命运及安全的忧虑和对受害美国人民的同情,很快创作了微雕《上帝保佑美国》,在一粒粟米大小的象牙片上刻下“God bless USA”,即布什总统与全美国人民发出的祈祷声:“上帝保佑美国”,共12行、3句、396个英文字母。1992年,美国人瓦茨在同样大的面积上刻下了36个英文字母,成了世界吉尼斯最高纪录,王立平超出了瓦茨10倍。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5周年,王立平特创作了微雕书法长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将全文20000字刻在只有成人半个指甲盖的12块象牙片上,并且可折可展。他准备将这一精心创作的珍品,献给香港特区政府。

    特别令人高兴的是,2002年2月,王立平花了三个月时间,镌刻成功组合微雕《编钟》。这件精美绝伦的作品充分运用了浅刻、浮雕、圆雕、镂空雕等所有微雕技法及手工的车、钳、刨、磨、钻等生产工艺,甚至连钟架连接的“榫头”都仿照两千多年前的组装工艺方法。王立平匠心独运,对编钟着墨上彩,还原古青铜器原貌,而且不褪色。王立平曾当着常恒先生作过一次“破坏性试验”:将“编钟”置放于水中浸泡,然后取出来用吹风吹干,而色彩鲜明如故,看不到一丝象牙痕迹。我国著名考古专家、湖北考古大队队长王劲女士,手捧这一惊世之作,连称“国宝!国宝!”,当年参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编钟出土的我国著名楚史学者郭德维教授,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被《中国百科全书》收入辞条的编钟学专家谭维四先生看了这一作品也连声赞叹,准备撰文向世界推荐。

    年近不惑的王立平,经过20年的苦苦求索,艺术成就卓著,他还应阿联酋朋友的邀请,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办了微雕艺术展览。并在阿国各地游览写生。阿联酋各界人士包括将军们纷纷请他到家里作客,带他到军营中参观。为感谢主人盛情,王立平特为阿国人民尊敬的国王扎依德创作了三幅国王生活微雕素描,其中有一幅是国王手托一只飞鹰凝视远方。扎依德国王十分高兴,要秘书处转告王立平:“感谢中国朋友的美意,欢迎中国艺术家王立平在阿联酋作客,”使王立平很受鼓舞,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艺术的价值和作用,决心趁自己年富力强时,到世界各国去游历写生,将异域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移植到他的微雕天地里来,促进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

    我们衷心祝愿年轻的微雕艺术家王立平先生在微雕的百花园中,绽开更多更美的艺术奇葩。(转载《湖北文史》第七十三辑,本文作者邱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