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当阳市政协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新路子,坚持以市直和镇(处)联络组活动为抓手,着力为发挥政协委员在闭会期间履职作用搭建平台,取得一定成效。其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联络组建设,夯实发挥作用的基础。坚持把委员活动联络组建设作为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关键,切实加强联络组建设。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按照就近和方便活动的原则,将218名委员分别编入17个联络组。其中市直7个,镇处10个。同时按照市委提名,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择优选定联络组长,确保有人管事。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推进联络组活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市政协常委会建立了《当阳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和专门委员会联系联络组制度》的工作制度,制定了联络组在闭会期间委员学习、调查、视察活动的制度和委员管理制度,使联络组活动有章可循,规范开展。三是确保活动经费有保障。联络组开展委员活动的经费,市委、市政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扎实开展活动,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当阳市政协不仅积极组织、引导联络组开展活动,而且有效地发挥了委员在闭会期间的作用。一是注重强化联络组长的责任感。针对联络组长没有专门的待遇以及由镇(处)干部和局领导中的委员兼任的实际,市政协协调各镇处、局党委高度重视支持联络组开展各项活动,确保联络组每年组织委员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达成共识。二是注重活动的多样性。主要采取由市政协、联络处上下联动的方式,积极引导联络组和政协委员以“五个一”(撰写一份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与一次调研、办一件实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为基本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培训、调查研究、集中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如在开展“了解当阳、热爱当阳、为当阳发展作贡献”的活动中,市政协每年要组织常委会成员和列席会议的专门委员会主任、联络组长一起,对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建设、“三农”等方面进行专题视察。通过现场参观和座谈、交流,使参与的人员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变化。并通过联络组长向委员们进行传达和宣传,坚定政协委员支持并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注重开展活动的实效性。每年年初,各联络组按照市政协年度工作计划,经联络组委员共同讨论,拟定好联络组活动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据统计,近年来,各联络组先后围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城市规划和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等方面的情况开展调研和视察85次,提出建议和意见115条。有的已付诸实施,有些意见和建议已进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反映社情民意56件、办实事135件(次)。各联络组开展活动做到了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体现民意、富有成效。
三、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发挥作用的活力。当阳市政协在继承和发扬历届政协工作的好传统、好作风的同时,不断健全和创新工作机制。一是推行联系工作机制。建立了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和专门委员会主任分片联系联络组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联络组建设和开展活动的指导。其次是坚持每年开展“集中走访委员”。由主席、副主席带队,以“进委员门、知委员情、帮委员忙、解委员忧”为主题的活动。在重点掌握政协委员生产、工作、生活方面情况,听取对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又参与指导联络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市政协领导在走访中得知,在坝陵办事处群力村居住的上届委员邓克诚、河溶镇联络组长王君凤等委员身患癌症的情况后,当阳市政协分别两次集中动员、组织政协委员和有关人士为他们奉献爱心,自愿捐款共达8万多元,帮他们解决住院治疗经费不足的实际困难。再次是开展了城乡委员互访活动,即市直联络组组织委员到镇处,镇处联络组织委员到市直单位、企业进行互访,交流工作经验,通报有关情况,取得了双赢的好效果。二是推行提案督办机制。主要是针对联络组在平时开展活动中提出的提案或反映社情民意,经审定后,分别转交有关部门办理或报送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签批。市政协将递交的提案一并纳入政协会议期间委员提交的提案进行督办,并做到“三公开”(提案内容、承办单位及责任人、办理结果公开)、“二回访”(承办单位办前、办中、办后回访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对办理进行抽查回访),不仅保证了委员们在平时所提提案落实到位,而且调动了政协委员发挥在闭会期间作用的积极性。三是推行激励机制。近年来,当阳市政协全面推行了委员履职情况登记和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好新闻评选表彰制度,对各专门委员会、联络组、政协委员参与政协会议和活动情况,履行职能的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定期检查、全年通报,并以此作为优秀政协委员评选的主要依据,深入开展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好新闻(好信息)的专项评比表彰活动。据统计,先后对113名优秀政协委员、75件优秀提案、32件好新闻(好信息)进行了通报表彰,用于兑现奖励的金额达5万余元。
(当阳市政协 袁斌 唐明翔 李栋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