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规模化、鱼池鱼舍标准化、‘猪-沼-鱼-鳖’立体化、养殖生产专业化、产品供销一体化”。这就是湖北省当阳市老区草埠湖镇菱角湖边金龙村建成的“猪-沼-鱼-鳖”高效健康生态环保养殖小区的真实写照,也是采纳政协委员唐应发等人的建议所带来的好效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自去年以来,当阳市政协委员唐应发和有关同志在调研中了解到,该镇金龙村付家桥片千亩养殖水面长期养殖单一的花白鲢、草鱼等常规鱼种存在效益不佳的问题。对此,他提出了以池塘的升级改造为切入点,把池塘的标准化建设同发展高效、健康、生态、环保的“猪-沼-鱼-鳖”养殖模式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建议得到采纳。同时,该村采取对上争取、镇财政奖补、信用社贷款、村民自筹的办法,共筹措资金600多万元用于建设楚风汉韵民居28幢,硬化道路4公里,池塘整形硬化500亩,渔池清淤1000亩,疏通沟渠2000米,建中小型养猪场20家,建沼气池20个,发展鱼鳖混养面积700亩。
如 村民郑来茂一家5人4劳,儿子媳妇在镇上做生意,他和老伴在家靠19亩养殖水面,去年按“猪-沼-鱼-鳖”生态养殖模式,出栏生猪165头,产鱼11800公斤,产鳖300公斤,产生的沼气节省能源开支1000元,全年收入165800元。
据测算,到今年年底,象金龙水产养殖小区郑来茂家这样的户有20家以上,全年可出售成鳖6万公斤,年销售成鱼1200吨,年产生猪2000头。整个“猪-沼-鱼-鳖”生态养殖区可创产值2000万元,纯收入达800万元,比传统养殖模式增收520万元。事后,村干部和农户十分感激地说:“政协委员的金点子帮了我们的大忙。”
(当阳市政协 李栋善 李武松 孙照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