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政协委员王义富义务指导孩子学“非遗”
王义富指导学生学习彩船歌舞
7月28日,在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路社区广场上,几位放暑假的学生在县政协委员王义富的义务指导下认真学习彩船歌舞。“宝丰镇有秦巴山区著名的‘民间彩船歌舞之乡’之美称,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到该镇实地采风彩船歌,并在《东方时空》、《农村各地》栏目中播出节目。暑假时间长,免费指导学生学习当地‘彩船歌舞’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培养彩船新歌手,传承彩船特色文化,充实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王义富自豪的说。
王义富,今年61岁,是宝丰镇政府从事文化宣传工作30多年的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竹山县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他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讴歌新时代,歌唱新生活,传播新风尚,成为广大干群喜爱和敬佩的“民间歌王”。
“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山上藤多树难长,孩子多了难成人,一定少生和优生”。“自然规律人要老,人到老了要有依靠,儿女都要尽义务,善待老人尽孝道”。“过去吃水远处挑,现在用水有水窖,创造幸福谁安排,全靠党的好领导”……他自编的花鼓船歌、“十星歌”、新农村建设“三字歌”先后在中央1台、2台播出。他先后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北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被十堰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民道德标兵”,被竹山县委授予“十佳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王义富激动的说:“为充分发掘、提升、传承彩船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促进山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我不能让歌唱退休,我一定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把彩船歌舞这一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下去。” (竹山县政协 朱本双 供稿)
△竹山政协全程给力促绿松石产品俏销海内外
7月29日,竹山县政协委员、麻家渡工艺品公司总经理张昌虎(右一)正在向外地客商介绍该公司绿松石产品。据悉,竹山县绿松石加胶、打磨、钻孔等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开发出了圆珠、随形、雕件等70多个品种的珠宝饰品。产品畅销美国、墨西哥、西欧、印度、日本等地,“女娲补天”系列产品获国家专利,素有世界“绿松石之乡”之称。
为促进绿松石产业的发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把绿松石产业作为全县10大主导产业之首来抓。县政协挂帅作为该产业项目的总领办人,成立了项目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专班,从产业开发、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全程给力,支持绿松石产品开发和销售。同时,计划每年投资3000万元,用于绿松石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到今年7月底,全县从事绿松石加工和营销的大小企业已达573家,从业达8000多人,绿松石产业年创产值达到3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元以上。(竹山县政协 陈昌荣 供稿)
△竹溪县政协召开“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交流会
近日,竹溪县政协召开“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交流会。
会上,大家围绕“如何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推动政协事业创新发展”,联系个人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总结交流了前段时间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仔细查找了在思想观念、履职能力、改进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改进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并对机关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大家一致认为,开展“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发展”大讨论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推动竹溪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开展本次大讨论活动,是学习贯彻省、县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需要,是破除陈规陋习、开阔发展视野、提升精神区位的重要抓手,是破解发展难题、构筑跨越发展的强大利器。开展本次大讨论活动,旨在改变机关干部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思维方式、服务理念,查找和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思想解放引领观念转变,以思想解放引领作风改观,以思想解放引领实践创新,以思想解放引领服务水平提升,真正达到认识上有新提高、作风上有新转变、工作上有新作为、服务水平上有新提升,不断开创机关工作新局面。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结合政协工作,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要实现政协认识理念的转变。破除政协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通过大讨论活动,提高对人民政协性质和职能作用的认识,提高对政协作为党委政府参谋助手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实现参政议政内容的转变。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绿谷,培植全省生态经济大县”和“四个竹溪”建设这一主体,紧贴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切实履行好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三是要实现民主监督方式的转变。对提案办理工作要加强督办,对办理工作的实效要加强检查,对情况反映的有关单位要加强督促,切实履行好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四是要实现工作方法的转变。要深入实际开展视察调研,做到调研视察成果有情况、有经验、有问题、有建议;要实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对有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五是要实现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的转变。围绕“打造中国绿谷,培植全省生态经济大县”和“四个竹溪”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鼓励和引导委员立足岗位实际,在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中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委员参加政协工作,在履职尽责中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在服务界别群众中,发挥代表作用。(竹溪县政协 张明夫 供稿)
△竹溪县政协“1121”活动激发委员扶贫帮困热情
今年是竹溪县九届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新一届县政协不断创新工作委员工作载体,通过开展“1121”(即一名县政协委员每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两年脱贫;每年为全县发展提一条好建议)等活动,积极搭建扶贫帮困平台,激发委员主体作用发挥,不断培养委员回报社会意识,深化委员思想境界,在县政协委员中形成了捐资公益事业和帮扶困难群体的热潮,引导委员不仅成为本职工作的主力军,而且一批委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德富财茂、造福桑梓,向社会捐助资金达800多万元。
许启典、王远群委员投资200多万元修建当家塘解决家乡400余亩水田灌溉和1200余人的饮水问题传为佳话。张长明委员为天宝乡葛洞小学捐赠10万元也让偏远乡村的基层教师和寒门学子感动莫名。童德国委员不但带动100多名农民工打工致富,而且扶危济困“献爱心”,为县河镇中心福利院捐款15万元,为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捐赠钱物8万余元,为白血病患者送去1万元现金。谢宗林委员积极与贫困村民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帮扶30多名困难村民实现再就业,并出资出物近10万元帮助两户因病返贫家庭盖起了新房。肖成、刘光军、陈登华等委员联合出资5万多元为水坪镇漫液村小学更换桌椅板凳300套。
还有更多委员积极投身“1121”活动,主动联系帮扶贫困户200多户,通过“帮”项目、“帮”产业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委员个人不但踊跃捐款为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资金,而且发挥优势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为贫困家庭解决危房改造、学生上学、低保等资金,水泥、蔬菜大棚、种苗等物资,医药科技卫生界的委员主动深入偏远乡镇为1000多名群众义诊,送去科技、文化、法律、养殖等知识读本。仅今年以来,该县政协委员就为基层群众办实事200多件,受到基层欢迎。
委员们还多次深入基层和农户家中,排查不稳定因素,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帮助化解各类矛盾和隐患100多个,反映有价值的社情民意80余条,,为全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谐稳定尽职尽力,得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在竹溪县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厂矿企业,在基层农村,在重点项目建设、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到处都能看到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身影。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基层群众说:我们县的政协委员不光是本职工作带头,而且是扶危济困带头,涌现出很多为群众办事的活“雷锋”。
刚刚荣获湖北省政协表彰为优秀政协委员县广宇建材公司总经理许启典感言:是政协组织给了我们发挥更大作用的平台,是“1121”活动让我明白怎么用实际行动扶危助困帮助弱势群体。这位朴实农民道出了多位委员的心声。
下一步,竹溪县政协将定期督办落实“1121”活动开展情况,特别是对每位委员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两年脱贫过程进行跟踪督查,不断总结提高,力争成果更加丰硕。(竹溪县政协 彭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