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政协日前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出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让残疾人应享尽享发展成果。
枝江市政协在此前调研了解到,全市现有残疾人25002人,占总人口的4.95%。近些年来,按照“打基础、上台阶、创特色”的方针,全市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法制维权和宣传文体等工作,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残疾人受身体残疾限制、社会对残疾人事业认知程度不够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就业安置难,社会接纳程度有限,残保金征收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保障标准低,保障范围有限,社会救援渠道不宽;社会服务不够完善,服务设施不完备,康复服务能力不足,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和残疾人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等方面。
会上,委员们呼吁提升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着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一是切实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大对残保金的征收和管理力度,提高残疾人就业资金保障水平。二是扎实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依托教育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三是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凡符合规定标准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补助金额;对其中的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对象另外采取定期或临时救助等特殊措施给予重点生活保障;对重度残疾人,建议与其家庭经济条件脱钩,只要符合残疾标准,就纳入救助范围,使其能独立、自尊地生活。逐步降低或取消享受低保待遇的残疾人大病住院医疗保险的起付线,合理设置封顶线,提高报销比例。逐步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范围和医疗范围实施标准,在将重性精神病患者经常服药费用纳入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基础上,将残疾人常用的假肢、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降低残疾人康复医疗门槛。四是是大力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对10个社区康复训练室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加强管理,依托社区开展为重度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老年残疾等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养、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益性、综合性服务项目。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谭从彬及市政府办、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在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枝江市政协 贺必才 周小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