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竹溪县政协“1121”(即一名县政协委员每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帮助贫困户两年脱贫;每年为竹溪发展提一条好建议)活动开展以来,极大的调动了政协委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广大委员自觉把履行职能与为人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有机结合起来,委员作用充分发挥,与群众联系日益紧密,“1121”活动成为竹溪县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新载体。
竹溪县政协委员许启典认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能只头顶荣誉称号,更应该为乡亲们做点儿事。多年来,他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不仅为中峰镇小南沟村民解决了自来水,建起了当家塘,为镇中心学校学生捐款5万元购买课桌椅,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今年“1121”活动开展以来,他又为复建中峰镇小南沟学校的事奔走呼吁,并主动捐款20万元,用于学校的校舍建设。小南沟学校建成后,本村学生再不用到邻村上学,不仅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安全问题,使小南沟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竹溪县政协委员周恒鑫以开展“1121”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机关干部与帮扶村、特困户、困难党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帮扶,想千方设百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水坪镇阎家坝村六组村民付全荣,儿子今年25岁,在外打工时出了意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花尽家里所有积蓄,还欠外债十多万,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周恒鑫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付全荣结成帮扶对子,并动员县经信局全体党员干部为付全荣家庭捐款捐物,同时与村干部商议如何帮助付全荣脱贫致富,使付全荣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在“1121”活动中,竹溪县政协委员胡扬超利用一切机会,到基层单位、到生产一线开展调研活动,一有空就潜心写建议提案。近两年时间,撰写各类建议就达12件,其中被转化为政府工作决策的就达5件,还有3件转化为政府的决策依据。近几年来,由于我县城区居民不断增多,龙坝供水车间供水能力有限,城区供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城区居民对备用水源建设的呼声很高,作为城区居民的一员,胡扬超也时常为备用水源问题忧心忡忡。2012年上半年,他和多位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城区备用水源建设的建议》被县政府正式采纳,备用水源建设正式开工。
竹溪县政协主席尹熙祥说:“ 1121活动是政协委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的具体表现,是发挥委员作用、推进政协工作的有效形式。”他率先垂范,多次进村入户,走访委员,座谈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同时他还密切关心关注全体政协委员履职和开展“1121”活动情况,要求政协机关干部积极做好激励委员、宣传委员、服务委员和管理委员的工作,努力为委员营造尽职履职的良好氛围和大展才华的环境。
竹溪县政协机关把中峰镇长岭村作为自己开展“1121”活动的联系村,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机关内部政协委员人人联系一名困难户,开展“一对一”真情帮扶,积极为困难户解决困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制定脱贫目标,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全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尽力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建策,献计出力,自竹溪县政协“1121”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政协委员牢固树立“我为政协增光彩,我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300多件,与200多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180多户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提合理化建议意见400多件,使一大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一大批矛盾在基层化解, 逐步形成政协工作“作用发挥在委员、活力展现看委员、事业发展靠委员”的生动局面。
(竹溪县政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