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联络处是政协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政协组织的细胞与触角。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加强政协联络处建设,着力强化工作指导,充分发挥联络处基础作用,使其开展工作主动认真,组织活动积极有效,呈现出活跃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抓学习,强素质,统一思想
联络处主任素质的高低,决定服务能力的高低,也决定委员履职水平的高低。今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举办了1期联络处主任培训班,针对政协统战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邀请专家和市政协领导对提案撰写、社情民意、调查研究等履职基本业务知识介绍经验、传授方法。大家围绕带领委员谋什么,立足本职干什么,服务中心做什么进行了热烈讨论,统一了思想,认为联络处应该是委员的“娘家人”、“知心人”,要做党委重视、政府关注、群众拥护的事。将联络处主任纳入建书香机关活动范围,坚持做到了每月集中学习1次,每次活动有记录,有考勤,使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联络处与政协机关结对学,在辖区集中组织委员学习时,邀请相关专委会和研究室讲解区情,听委员讲授行业知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系统学、启发学、兴趣学,各政协联络处服务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抓活动、强载体,点燃激情
为了将市政协“双献双实”活动落实到每位委员,我们以“四走”活动为载体,贯穿于联络处全年各项工作,组织委员开展“帮助下岗失业困难家庭自主创业”、“建立爱心助学基金”、“帮扶孤残儿童”、“保护文化遗产”等活动40余次,收到很好实效。同时,各联络处立足实际,选择重点课题,富有成效地开展调查研究22次,提出意见建议52条。如,《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调查报告》、《关于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的调查报告》,引起区委政府高度重视。率领委员深入基层实际,收集民情民意,《关于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的建议》、《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窘境亟待改善》、《汛期城区沿江居民防汛救灾安置需早做打算》被市政协社情民意采用,市委书记范锐平、副市长朱慧分别作了重要批示。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组织委员走进城管、工商、医院、学校等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行风评议。通过丰富活动载体,优化履职环境,联络处工作热情高涨,渐渐将政协工作由副业变主业,由落实变创新。
三、建机制,优环境,激发活力
年初,我们下发了《政协联络处工作暂行办法》、《政协联络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从活动安排、服务中心、工作创新、阵地建设和服务委员履职等五方面对联络处进行科学考核,实行量化管理。加强委员活动室建设,使基层政协工作有规章、有氛围、有阵地、有影响。建立委员履职台帐,使委员考核有依据、有标准。建立了《联络处工作督导办法》和《主席联系联络处制度》,由主席、副主席带队定期或不定期督导工作,加强交流沟通,以此扩展他们的视角,激发工作活力。通过机制创新,联络处主任职责明确,任务清楚,工作成效的好坏有了杆“秤”,带领辖区委员主动履职,争先创优的劲头更足了。
四、善总结,树典型,展示风采
我们不断总结联络处工作开展中的新作法、新经验,产生联动,实现共享。定期召开联络处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工作、部署下月任务,交流工作经验,每季度通报宣传信息工作,以此促进各项工作开展。今年6月,在政协联络处工作座谈会上,屏襄门、定中门和牛首镇政协联络处在会上作了履职交流发言,以典型推动工作,对宣传信息工作优异的单位进行表彰,兑现了奖金。此外,我们还利用本级《政协简报》宣传交流联络处工作经验,优秀文章推荐到上级政协。如,“定中门政协联络处大力开展‘双献双实’活动”被市政协《工作简报》刊发。加强联络处与媒体联系,对委员履职和联络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广泛报道,树立形象,展示风采。据统计,各联络处被市级新闻媒体采用稿件23篇,省级采用2篇。
总之,通过发挥联络处的基础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履职,政协工作不断深入,委员联系群众更加紧密,服务中心更加主动,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党委政府认可,政协工作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襄阳市樊城区 周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