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县政协

竹溪县政协把脉支招“中国黄连之乡”发展

2014-09-16 02:09:15  
字体大小:【

 

    近日,从竹溪县药材办获悉,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发布第55号公告,批准“竹溪黄连”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县药材办负责人杨广毅说,“竹溪黄连”能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主要得益于县政协委员的提案,县政协及时跟进调研、搞好建言和督办的结果。


    竹溪黄连种植历史悠久,因其根状茎形如鸡爪,且表面呈灰黄或黄褐色,被称之为“鸡爪连”或“佛手黄连”。多年来,竹溪黄连一直都是国内外药材市场的抢手货。如何保护和开发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去年3月,县政协根据委员的提案,迅速组织专班对位于该县丰溪镇、泉溪镇、天宝乡、桃源乡、向坝乡、杨家扒综合农场、源茂林场共7个乡镇(农林场)辖区内的黄连进行调查,并形成了《关于竹溪县黄连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从黄连的发展历史、品质、市场、储量等方面进行论证,提出了要从保护的角度进行科学开发,建议抓住“中国黄连之乡”这个历史品牌,积极向国家申报“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快竹溪黄连发展。《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批示,并成立了以县长余世明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金玉心为副组长的“‘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县政府按照县政协的建议,将“竹溪黄连”的开发与保护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作为2014年全县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来抓。


    竹溪县政协主席尹熙祥介绍说,“竹溪草木半是药”。据《竹溪植物志》记载,竹溪境内有植物中草药1200多种,有药材“百草园”之称。目前,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已成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经营者达15万人,涌现出200多个药材专业村。去年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15万亩,既绿化了荒山,又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下一步,县政协将继续围绕中药材这个绿色产业重点展开调研,为竹溪绿色经济发展当好参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再上一个台阶。


(竹溪县政协  杜香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