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宜都市政协副主席石明章带领部分常委,到市统计局调研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建设情况。
在2013年底的市七届三次党代会上,宜都市委书记庄光明首次提出,宜都要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到底什么样?”“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市政协七届三次全会上,市政协经科委提出提案《关于建立我市“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建议》,建议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导向,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协调机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实现在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市委市政府对委员建议高度重视,承办单位市统计局多次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方案》,为“全面小康”的界定描绘了清晰的画卷——“到2015年,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95%,经济发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人均生产总值达87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人民群众认可度达95%以上。”并将全面小康分解成36项具体指标,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
委员们围绕进一步完善推进方案、加快建成“全面小康”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或建议。市政协副主席石明章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建立我市“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是在我市即将圆梦百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刻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宜都经济发展全局和走向,意义重大。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指标体系的健全完善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加强宣传,强化措施,抓好贯彻落实,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宜都市政协 郑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