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协小知识

影响民主党派作用发挥的瓶颈问题探讨

2016-08-30 08:47:04  
字体大小:【

    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构架中,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能否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党派正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通过多种渠道发挥作用,对影响国家政治文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日趋明显,多党合作制度日臻完善。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因素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民主党派发挥作用也受到了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如果说发展是执政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那么,参政议政就是参政党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是参政党存在价值的突出体现。所以,本文从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发挥的途径、形式、渠道方面入手,分析影响民主党派作用发挥的内外因素和瓶颈问题,并探讨参政议政工作新办法,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注入新活力。   

 

    一、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及畅通渠道的措施


  1.主要形式和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为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许多必备的条件,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的系统,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目前,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形式主要是担任政府和司法部门的领导职务,参加高层次的会议,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参加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视察考察,调研活动,开展讨论、咨询、查访等,参加人大、政协大会发表政见、提出主张等。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又参又议,只参不议,先参后议,共参共议。具体地说:又参又议是指在参与的同时,还进行协商、监督,发表意见、建议,即必须在参与的同时拿出意见,如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时就必须又参又议;只参不议就是指只参与某项重大社会活动,而不发表任何议论和意见;先参后议是指先参与实践活动,取得感性认识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再提出有理论、有实际、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协商、监督建议和意见。如专题调研、视察、考察等;共参共议是民主党派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某一重大问题的调研论证,共同拿出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或上级决策部门参考。

 

    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发展,参政议政的途径也在不断拓展,从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市委会的角度,主要有以下途径:1、中共市(县)委书记、市(县)政府首长参加的民主党派座谈会;2、《诤言》。中共市委常委、副市长以上领导阅看的、由各民主党派撰写的内参;3、“两会”议案、提案、建议,特别是组织提案;4、民主党派联合调研。围绕一个主要问题,各民主党派分别从某一角度进行调研,形成系列调研报告;5、对口调研。围绕由市政府各部门与各民主党派共同确定的课题进行调研;6、“两大”报告修改意见。中共市(县)委代表大会报告征求意见、市(县)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7、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平日建议意见;8、“市民月”建议。市政府公开向市民征集意见、建议等;9、社会监督员。中共市(县)委、市(县)政府聘请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邀监督员履行职能;10、两院、纪委、对口联系部门征求意见座谈会;11、中共市委、市政府部门考核、评议。市委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对中共市委、市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及评议;12、各类征求意见会。 

 

    2.畅通渠道的措施。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需要掌握大量真实详尽的信息资料,但就目前来看,民主党派成员缺乏固定、可靠、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很难得到准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些问题和数据得不到核实。知情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的共性问题。由于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第一手信息,造成民主党派对政府部门决策的过程、实施的情况和结果掌握不多,知之甚少。建立在不全面了解相关信息基础上的参政议政,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被政府部门采纳,更难做到让政府部门决策前的参考。在实践中,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往往只能依靠本身具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是自身工作领域可掌握到的相关信息。缺乏掌握信息的渠道,没有专门机构提供需要了解的信息、情况、材料,是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主要困难之一。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单位提高统战意识,重要决策制定通过时邀请民主党派列席,形成制度并建立监督制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除了撰写政协大会发言和有关提案外,还要通过积极撰写调研报告,将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传递给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时,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刊登各类政论文章和专题研究文章,扩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范围和影响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除了在政治协商中对决策方案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政协组织的调查研究、视察活动中,对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批评外,还可以通过舆论履行监督职责;参加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项调查、专项监督和行风评议等等。多渠道的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党职能,对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无疑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民主党派作用发挥的瓶颈问题和突出表现


  1.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淡薄。一是民主党派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未能完全把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最主要的职能,并使之成为带动全局的中心工作。个别成员认为,民主党派成员只要老老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参政议政是形式,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某些成员则认为,民主党派提出来的建议、意见,既然代表了参政党的意见,执政党就应该完全采纳。这种现象表明,并不是所有党派成员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某些成员还没有深刻领会李瑞环同志提出的“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的精神;二是民主党派成员,从整体上来说,参政党的政党意识和政治参与的主动精神仍未真正地确立起来。有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民主党派的位置只是花瓶式的摆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只是走过场,做表面文章,没有实际效果,对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有少数民主党派同志甚至对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认识停留在“读读文件,听听报告,开开大会,发发牢骚,走走看看”的认识层面,没有正确认识民主党派应有位置,也没有意识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光荣的职责和使命。

 

    2.社会对民主党派知晓率低,对民主党派工作认识、支持不够。人们甚至是民主党派成员,对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认识不够,对民主党派知晓率低,宣传分量不足,且宣传报道往往只集中在全国、省市的“两会”期间,对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持怀疑态度,这种现象越在基层表现越突出。有些部门对民主党派的工作支持不够,就拿基层民主党派的调研来说,调查研究要深入,反映问题要有见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但在市、县级就需要中共党委统战部门致函请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如果党派自己直接联系相关部门或企业调研往往要吃闭门羹,总体感觉对民主党派认识不足,工作支持不力,调研的渠道不顺畅。分析原因,一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越来越科学化、精细化,有专门的班子、人才研究政策,对民主党派的建言献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加之,政府部门本身反映问题的渠道就很顺畅,造成对党派工作的不重视;二是民主党派毕竟人才有限,调研有待深入,对问题了解局限,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质量不高,提出的意见建议往往是人云亦云,让决策者眼前一亮可重视采纳的“金点子”不多;三是党委政府对党派反映的问题重视不够,提案的答复往往敷衍应对,还存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现象,久而久之,影响了党派作用的发挥。

 

    3.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有待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直接显示了参政党的实力。基层党派成员中存在着能力不均,水平不一的问题。一是自身素质有限。由于客观的原因,少数老同志文化程度不高,在书面文字、口头表达方面相对弱些。有些成员虽为高学历,但关心社会事务不够,且不习惯于在公众场合发表言论,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上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学习不够正常,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很多成员由于平时工作忙,事务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坚持学习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致使缺少新旧知识的更替,掌握基层第一手材料不足,因此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过程中,难免表现出思路不宽,流于泛泛之谈,缺少深度和说服力。三是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有些工作专业性强的成员,接触社会政治的机会不多,缺少到其他部门了解情况的渠道。往往在看问题时视野不够开阔,分析问题时依据不足。

 

    4.民主党派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民主党派工作机制健全与否,关系到党派活动的正常开展及其在政协中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民主党派工作机制尚有缺陷,尤其是缺少有力的调查研究机制,调研工作骨干人员没有组织到位,计划性不够,活动不够正常。表现在政协全会期间个人意见多,党派建议少,集体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人才不足,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不健全。民主党派成员数量在近20年有较大增长,但能胜任参政议政的人才却不足。一方面是每逢各级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民主党派换届时,提着“帽子”找人的被动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是参政议政的任务不断加重、要求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则远不能与之相适应。 2.特约人员疏于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民主监督作用。目前聘请的特约人员流于形式的多,作用没有真正发挥。一是有关部门重邀聘、轻指导;二是邀聘单位重形式、轻实际;三是民主党派对“特约人员”缺乏管理;四是“特约人员”重荣誉“光环”、轻履行职责;五是政协、统战、党派和有关部门聘请“特约人员”相互通气、协调不够,有的成员一人兼多个特约,影响作用发挥。其结果是“特约人员”行为个人化趋势严重,履行监督职责水平不高。3.对口联系工作“一头冷一头热”。近年来,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的对口联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民主党派加强调研工作,知情出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水平,往往是民主党派一头热,而部门单位一头冷,有些对口部门甚至停留在一年一次座谈会的状况,对口联系的作用需进一步得到加强。 4.民主党派机关干部锻炼少,工作水平难以提高。民主党派机关担负着“参谋、实施、协调、服务”等职能,是民主党派各项工作有效运转的枢纽。目前,党派机关参政议政、社会调研和理论研究人才仍然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了日益增加的参政议政调研工作的开展。有的地方组织的只有一两名专职干部,未能形成有效的工作班子。

 

    三、对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意见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接触的问题越来越深,面越来越广,知识含量也越来越高,党派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民主党派成员必须不断强化参政议政意识,拓展参政议政渠道,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增强围绕中心,服从大局的责任感、使命感,构筑参政议政工作的“三条保障线”,即思想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

 

    1.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延伸和拓展,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地位早已明确,参政党的职责也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总体素质,不断增强参政党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责任心,才能尽心尽力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第一,要充分认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既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合作就必然是以合作对象的存在为前提,民主党派若不参政议政,也就失去了参政党的资格,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民主党派只有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责,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多党合作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每一位民主党派成员都应从战略高度提高对参政议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职能意识、民主意识和奉献意识,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要对多党合作制度有深刻认识,对党派历史有深入了解,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将参政议政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积极主动地为党和政府出谋献策,以实际行动开创多党合作新局面。第三,要增强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既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那么,参政议政就应该是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党派成员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政议政,要充分认识到,党的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是诤友,应当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党派成员更应该以诚相待,讲真话,讲实话,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促进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第四,正确对待所提建议的处理情况。党派成员在参政议政中,重视自己所提建议的客观反应,这无疑是认真负责的表现,但应分清“不能”与“不肯”的界限。对某些限于时间、资金、政策、民情等因素,不能干的事情,要充分体谅协商对象的困难。对条件具备而对方不肯干的事,则应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继续建议、不断反映。当然更应该多在自己所提建议的可行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如果只是泛泛而谈,人家也无从入手解决又有何用?

  
  2.不断规范、完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制度建设是参政议政中带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建设,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中共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形式正在不断规范和完善之中;1995年1月,全国政协八届九次全会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中共中央(95)13号文件的贯彻使政治协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应该说,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途径已愈来愈畅通,作用也愈来愈大。我们要争取主动,乘势而进,不断规范,完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以保证参政议政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搞好参政议政的基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避免参政议政中的被动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发挥优势,保证调研质量。其次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民主党派成员从事参政议政工作大多数用的是业余时间,基本上是无私奉献。随着参政议政工作量的增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使参政议政健康持续发展,应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精神上或物质上激发广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促进参政议政质量不断提高。


  3.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参政议政队伍。参政议政工作是每一位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特别是民主党派成员中经验丰富、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和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更是参政议政的骨干。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在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总体素质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并拥有一批较强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以此带动总体作用的发挥。第一,在组织发展中要牢牢把握各党派的发展范围,努力突出自己党派的优势,以达到各党派参政议政优秀人才互补。第二,党派内部要营造锻炼、培养、选用参政议政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参政议政人才脱颖而出搭好台阶,使参政议政人才有足够的数量和质量,并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第三,民主党派要多同执政党加强联系,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做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人才的锻炼,安排工作,促进参政议政人才尽快成长。


  另外,建议加大对民主党派的宣传力度,让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样家喻户晓,充分利用中学、大学的政治课堂,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让多党合作制度的宣传“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提高党派的知晓率,认识到民主党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摆设”,并不是用来粉饰一党专制制度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做陪衬的。正如陈竺主席所说:“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框架内,他是一个正能量,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一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民主党派自身来说,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以中共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有全局性、前瞻性、操作性。从政协来说要不断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平台,丰富建言献策的途径和方式,创新提案工作的机制和程序。 从政府方面来说,我们盼望政府各个部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邀请民主党派共迎新春时讲的,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也就是说要有雅量,要有肚量,来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广纳群言,认真办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政协各界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不但有雅量,还要归纳、容纳不同的意见到自己的决策当中去的能力和力量。只有从民主党派自身,政协和政府这几个方面去努力,民主党派的作用肯定能发挥得更好。

 

(中国民主同盟网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