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assign categoryAttribute = getCatego... 17次“创业”45次“创新”意味着什么 - 会议花絮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
首页 >历届会议 >政协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会议花絮

17次“创业”45次“创新”意味着什么

2015-01-30 09:53:24  
字体大小:【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当一个地区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时,发展的主要动力将逐步来自于整体创新实力的崛起,这将是创业者大显身手的时代。

    “要深层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加快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实做优、做大做强湖北发展的底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创业”一词出现了17次,“创新”则出现了45次之多。代表、委员感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以创新引领创业市场主体是中心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路,就是为了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激发社会智慧,释放创造活力。”省人大代表、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感言,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30年的探索证明,这样的谋划是志在长远、惠及全民的战略。

    在制度环境、创新、创业、就业这四个维度上,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清晰的逻辑,即:“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省人大代表、随州市曾都区区长张健认为,要激发创业创新的活力,政府首先要转变新常态时期的发展观念,提升对全民创业的政策、体制环境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打造更好更优的创业环境。

    2014年,我省市场主体突破400万户,新增87.9万户,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对此,省政协常委、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管理部部长赵晓晋表示,从低附加值到占据市场制高点,从单纯制造到智慧创造,我省将心思花在“创”字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建设有生力量,创新驱动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应继续培育壮大创新性企业,使之成为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有力支撑。”

    如何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业?省政协委员、湖北伟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杰建议,在政策上、融资方式与配套设施等方面积极引导和帮助并给予更多的优惠。譬如,设置阶段性提供创业资金的专项基金,使大学生创业者在不同阶段有相应的资金资助。

 

  科教大省如何变科教强省

  让创新创业文化深入人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靠什么?代表、委员们认为,人才、资金、制度环境,一样都不能少。

    省政协委员、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海认为,湖北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他建议,真正建立起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聚人才链、资金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省人大代表、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小芳表示,中小企业是主力军,然而在融资中却普遍面临抵押物门槛高、企业规模和信用门槛高等难处,加上银行信贷收紧,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建议政府出面组织中小型企业建立企业风险基金以及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一企一策’,贷款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湖北是科教大省,但离科教强省还有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表明我省科教优势并未真正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全社会应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氛围,让创新创业的文化深入人心,把科教这张湖北名片的潜力真正发挥出来。”省人大代表、武汉市金融办主任方洁建议,应进一步鼓励建立创投、风投园区,使之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省政协委员、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陈一丹则建议,在创新生态系统时代,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平台的网络协同效应。“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政府、个人都是创新主体,只有共同构成合作创新网络,才能有效整合、创造、传递和获取价值,推动知识链、技术链与产业链共同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