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20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标志,世界经济的新一轮深刻调整拉开了序幕。经历了动荡的2008年,世界又进入忧心忡忡的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仍在发展,并进一步波及全球主要经济体......
段绪慧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市场规律,按照效益优先原则,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创新土地经营机制,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开展宣恩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调研工作,......
湖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 援企稳岗与扩大就业事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2009年3月上中旬,陈春林副主席带领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部分委员组......
湖北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是提高应对金融危机能力,改善工业结构,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2009年2月底至4月初,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调研组,在陈春林副主席......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 6月25日至26日,致公党湖北省委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委、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主委姚凯伦率领下,赴孝感市、黄冈市就“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题开展......
张静 最近,我以小额担保贷款为题在湖北辖内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认为我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了跨越性进步,但也面临激励机制不健全、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相对全省就业再就业需求而言,该项工作的发......
熊汉生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已蔓延至我国各行业的实体经济,尤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受到严峻的挑战,实体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出口订单大量减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工厂倒闭、大量劳工回乡等现象。他山......
孙家寿 一、乡村清洁工程的提出 乡村清洁工程是针对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村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设生活污水......
湖北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根据省政协十届八次常委会议专题调研工作安排, 3月9日至19日,省政协领导带领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部分委员就“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赴黄冈市及麻城市、团风县和孝感市及云梦县......
湖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台盟湖北省委员会 3月24日—4月1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省台盟由李宗柏、吴秀凤副主席带队到省商务厅、省台办、宜昌市、随州市就港澳台侨资企业外贸出口问题进行了......
湖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省委提出的农村面貌三年明显变化、五至七年大变化的重要途径。......
朱忠华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明显不利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影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
民建湖北省委员会 根据省政协十届八次常委会的议题,民建湖北省委会成立了课题组,对湖北省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这次调研活动中,课题组通过抽样调查,走访重点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等......
台盟湖北省委员会 5月19日至22日,省台盟与省农合办联合调研组赴荆门市进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调研组听取了荆门市及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的有关情况介绍,召开了12家合作社理事长座谈会,并实......
民进湖北省委员会 统筹城乡就业问题,是针对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国家在考虑和对待城乡就业关系上一度重城市轻农村,在促进就业方面以城市就业形势稳定作为优先目标,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城乡居......
戴锦文 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基调下,我们既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又要充分认识逆境中蕴含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
民盟湖北省委员会 2005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湖北省农科院抓住机遇,于2005年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设想。......
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 做好稳定农资价格工作,保持农资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关系民生的大事。我们在农资产品价格及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中了解到,经......
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 近年来,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在贫困人口多、发展差距大、脱贫成本增加、脱贫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仍能走在全国前列,并受到国务院及相关7部委办的充分肯定,成绩来之不易。同时,困难和问题依......
政协黄石市委员会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突......